對于中國制造商來說,如何保持住現有的出口勢頭并且擴大其上風是今后面對的一個重要題目。各大制造商紛紛在中國開設工廠,把其主要零部件出產商也吸引到中國來。
其一,世界范圍內的并購流動日益增加。中國目前礦山機械產品總產量的3%~5%用于出口。在2009年有行業專家曾猜測,礦山機械將面對冰封時代,由于供大于求,僧多肉少的局面將不斷擴大,那個時候良多礦山機械企業紛紛掉頭,有的將目光重新定向為壓磚機等設備,有的將目光放到了建筑機械,誰曾想進入2010年之后,建筑機械逐漸衰冷,行業泛起了微利現象,行業人士猜測建筑機械將會重新洗牌。中國礦山機械發展的一大障礙是優質零部件方面供給不足,現在開始有了改變。 2008年到2009年,中國市場超越北美市場成為世界上銷售礦山機械臺數多的市場,2010年,中國礦山機械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或許可達到50%。
其二,世界礦山機械的出產和需求都在向中國轉移。
其三,世界礦山機械租賃市場得到鼎力發展。
其四,世界礦山機械市場的增長呈加速狀態。必需要出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良多制造商在擴充自己的產能,但銷量只能占到總產能的70%左右,要用出口來消耗過剩的產能。而且中國海內產品的市場價格比較低,中國出口產品的利潤基本達到海內產品的300%。在英國,針對租賃公司的銷售額占英國礦山機械總銷售額的比重是75%,北美為60%,法國和德國也分別達到了50%和40%。
這些能力包括能否將產品的出產全套化,還包括制造商應提供購機方面的支持,由于良多機器的銷售將通過貸款實現。在中國市場之外,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礦山機械制造商占據了85%左右的市場份額,整個工業的控制權正在集中于少數企業。
日前,有機械專家在《國際礦山機械市場狀況及猜測》中總結出生避世界礦山機械市場的四大發展趨勢。此外,在歐美等成熟市場,客戶的付款能力和及時性都比較好。專家以為,從世界礦山機械行業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制造商能否提供“一攬子服務”的能力越來越重要。
因為礦山機械產品的保有量已經足夠完成現在的工程項目,目前全球礦山機械市場在氣憤但愿涌現的同時也處于一種平穩和守舊的發展狀態。中國還遠未達到這種水平,但幾年之后,很有可能走到這一步。這其中,中國巨大的基礎舉措措施建設產生的需求是一個主要促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