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建筑中制砂機生產主來的砂和石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配合混凝沙土等材料,其作用是構成混凝土的骨架,并對水泥石的體積變形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這時候的砂石一定要符合砂石生產標準規格的質量要求但這看制砂機的設備的。
特別是現在的水電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所需要的砂石數量大、種類多,而天然砂石料資源是一種地方性資源,在短時間內是和長距離運輸的。我國大多數的河流是沙河,存在很多的砂石資源,比如河卵石,自然砂石等,大部分河流上缺乏可供使用的天然砂石料。可以使用河卵石制砂機,第三代制砂機等進行開采石料加工人工骨料生產混凝土,在我國大型、特大型水電工程中已大量成功應用,為天然砂石料缺乏的地區加工人工骨料積累了經驗和教訓。但對于中、小型水電工程來說,由于受工程投資、前期料場勘察工作深度、施工隊伍技術和管理水平等各種條件限制和因素影響,導致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對人工砂石加工系統的工藝設計重視不夠、設備選型配置不合理,系統運行后管理不善、質量控制不力,造成生產出的成品砂石料質量不能滿足水工混凝土相關標準和規范中技術要求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混凝土性能不良,嚴重影響了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同時也增加了單位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和工程建設成本。
特別是當人工砂石料的料源為巖性硬度大、抗壓強度較高、磨蝕性大的石料,例如玄武巖、花崗巖等制砂相對較為困難的石料時,砂石加工系統的工藝設計和運行控制對成品骨料、混凝土工程質量和工程成本的影響更大。砂石加工系統作為水電工程重要的附屬設施之一,系統保質、足量地提供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工骨料是工程順利興建的基本保障。通過對洛古水電站人工骨料加工系統設計與運行情況的分析和總結,對影響人工砂石系統成品骨料質量特征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討。
人工砂石使用制砂機加工的終目的是為拌制混凝土提供合格的成品骨料,合理的加工工藝則是保障成品骨料質量和系統運行經濟性的基礎。總結砂石系統建設和運行管理的經驗,對于中小型砂石加工系統,希望以下幾點體會能對讀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應高度重視料場的勘察和復勘工作,提供可靠的勘察和試驗結果,除料場儲量、分布外,還應全面了解擬用于加工骨料的巖石的各種物理力學性能,包括堅固性、可加工性能等,為加工系統的設計提供全面、可靠的基礎資料,以便能夠根據工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工藝設計和設備的選型。
2、工藝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現場的自然環境條件,例如地形、水源、料場巖性、巖石風化與裂隙發育情況,選擇不同的加工工藝。對于干法加工系統,在粗碎車間,宜結合振動給料機設置棄泥裝置,對泥土、裹泥的細屑予以剔除。采用干法制砂工藝時,水洗工序宜設置在制砂工序前的主篩分車間,以解決成品骨料的裹粉、含泥,同時降低用于制砂的半成品料的含泥量,以利于有效降低人工砂石粉中的黏土質含量。
3、人工砂質量和產砂率是系統設計與運行質量控制的和難點。采用干法制砂工藝時,宜在采用檢查篩控制成品砂質量的同時,配置排料開口小(≤3ram)的破碎設備,如強力式反擊破碎機或其它合適類型的破碎機作為輔助制砂設備,與檢查篩形成小閉路循環,對部分大于檢查篩孔徑的顆粒與半成品物料一起進行再次破碎,以調整成品砂中2.5mm各粒徑級顆粒含量的比例,改善人工砂的細度模數、顆粒級配以及石粉含量,提高主制砂設備的有效產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