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對“銀”這種金屬不陌生,過去銀和金一樣是在商品交換中流通的貨幣。從前銀子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是不可缺失的財富,現在它漸漸退出人們的視野,轉到幕后,但價值還是不減當年。
銀是一種白色金屬,具有特殊的柔性、韌性和化學穩定性。銀的延展性極好,銀在各種金屬中具有較好的傳熱和導電性能,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狀態,主要存在于方鉛礦中。白銀的供應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礦山生產的礦產銀,另一個是回收廢品等生產的再生銀。礦產銀只能滿足年需要量的70%左右。
世界上有75~80%的白銀是鉛、鋅、銅、鉬和金等礦床的副產品,單獨開采白銀的礦床僅是少數。白銀的消耗量,絕大部分用于工業以及銀飾和銀制品,而用于貨幣的白銀則比過去有很大降低。世界上白銀消耗較多的國家是美國、西歐各國和日本。其中工業用白銀占40%,攝影業占39.3%,銀飾和銀器占17.2%,貨幣和獎品占2.9%。
我國的銀礦資源很豐富,儲量列世界第六位,銀產量占世界第七位。國家對白銀生產非常重視,制訂了優惠政策,正在新建一批以白銀為主礦山,如桐柏銀礦、陜西銀礦等。但目前銀產量主要靠黃金礦山和有色金屬企業綜合回收,其中從鉛鋅銅礦石中回收的銀占70%。
含銀礦石主要分為銀金類礦石和鉛鋅銅伴生銀礦石兩大類,其產銀量占總產量的99%以上。銀金類礦石的選礦方法,主要用浮選或氰化法。決定采用浮選或氰化的主要因素是銀礦物的組成。當銀礦物以輝銀礦和自然銀為主時,浮選和氰化均可;但當礦石中含有多量深紅銀礦、淡紅銀礦、硒銀礦等難氰化礦物時,只能用浮選。浮選與氰化的回收率是有差別的,一般氰化的回收率高。
鉛鋅銅伴生銀礦石由于其礦物組成較為復雜,共生關系、嵌布特性、以及氧化程度等各不相同,選別效果亦有很大差異,但選礦方法而言,浮選是普遍采用的方法。總的說來,鉛鋅銅伴生銀礦石的選礦回收率要比銀金類礦石低,一般在50~70%之間。
兩段一閉路流程。一段用400×600毫米顎式破碎機,二段為φ900毫米中型圓錐破碎機與1250×2500毫米雙層振動篩組成閉路。給礦較大塊度為350毫米,產品粒度為25~0毫米,并有洗礦設施。
φ1500×3000毫米球磨機與φ500毫米螺旋分級機和旋流器(控制分級)組成一段閉路磨礦流程。旋流器溢流濃度37~39%,細度60%-200目,礦漿pH值7~8。浮選為一次粗選、兩次精選、兩次掃選的混合浮選流程,選出混合銀精礦,經濃縮、過濾兩段脫水脫藥,濾餅送氰化車間。
銀礦石選礦工藝和設備,更安全、高效、環保,為選礦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帶來盈利的可靠保障,期待與您建立持久穩定的合作關系。
免費咨詢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