鎢細泥回收難題及工藝

    寫作時間:2018-08-01 瀏覽次數:
    我國鎢細泥回收率普遍偏低,僅在40%左右,這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且大量的固體尾礦也給日益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同時也造成了企業經濟上的損失,因此,為保證鎢選礦綜合

    我國鎢細泥回收率普遍偏低,僅在40%左右,這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且大量的固體尾礦也給日益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危害,同時也造成了企業經濟上的損失,因此,為保證鎢選礦綜合回收率以及礦山經濟效益,提高鎢細泥選礦回收指標顯得尤其重要。文本介紹了鎢細泥回收困難的原因,并總結了常用的鎢細泥回收工藝,供大家學習。

    一、鎢細泥回收困難原因

    鎢細泥組成復雜、粒度細且微泥化程度高、選礦工藝以及選礦設備不理想等因素是導致鎢細泥回收困難的主要原因。

    鎢細泥通常是指粒度小于0.074mm粒級的物料。鎢細泥中小于10μm的金屬占有率一般在10%左右,高的達到20%~25%;10~37μm粒級的金屬占有率一般為20%~40%,由于細泥粒度小,比表面積增大,顆粒間的運動差異變小,致使細泥分選難度增加。鎢細泥中除含有黑、白鎢礦和鎢華等鎢礦物外還含有大量脈石礦物,而且大部分細泥中伴生有鉬、鉍、銅、鐵等硫化礦以及錫石等,組成復雜,極大地影響了鎢細泥的選別效果。另外,選礦工藝和選礦設備等對鎢細泥的回收效果也有較大影響。隨著新型重選設備離心機以及高梯度磁選機的出現,鎢細泥的回收得到了質的提高,因此選礦設備的研發和創新十分必要。面對性質復雜的礦石,單一的選礦工藝流程有時很難獲得理想的選別效果,如果采用磁、重、浮多工藝聯合流程往往可以克服單一工藝流程的局限性。

    二、鎢細泥回收工藝

    鎢礦的分選經歷了從手揀露頭塊鎢到水力淘洗,從簡單的機械重選到規范化流程重選,從單一重選到重、浮、磁多種工藝聯合應用的過程。

    1、重選工藝

    黑鎢礦密度大,主要采用重選的選礦方法回收,具有成本較低且比較環保等優點。鎢細泥重選工藝常使用的選礦設備有搖床、離心機、螺旋溜槽等。

    2、浮選工藝

    隨著對黑鎢細泥研究的不斷深入,浮選工藝也逐漸成為黑鎢細泥回收的一種重要方法,黑鎢細泥常以脂肪酸、胂酸、膦酸類、羥肟酸類為捕收劑,硝酸鉛為活化劑,水玻璃為抑制劑。主要設備有球磨機、浮選機,浮選方法除常規浮選外,還有選擇性絮凝、載體浮選、油團聚浮選等。

    3、磁選工藝

    黑鎢礦具有弱磁性,可用磁選機將其與非磁性礦物分離。高梯度磁選機強化回收小于10μm微細粒的黑鎢細泥。高梯度磁選機的工作原理是在大電流螺線管所產生的強磁場中,設置鋼毛、鋼板網等聚磁介質,使之被磁化后徑向表面產生高度不均勻的磁場,分離一般磁選機難以分離的磁性極弱的微細粒物料。在選別鎢細泥的實踐中,該工藝流程暢通,富集比大,對品位、濃度、給礦粒度波動適應性強,對弱磁性礦物分選指標好,工作可靠、操作維護方便。

    4、聯合工藝

    隨著浮選-重選-磁選聯合工藝的發展和應用,使鎢細泥回收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某選廠鎢細泥原選別流程為:原、次生細泥集中通過濃密機濃縮后,水力分級箱分級,細砂搖床一粗一掃,搖床尾礦采用絨毯溜槽粗選、搖床精選。該原細泥回收工藝流程較簡單,回收效果不佳,鎢回收率不到30%,同時細泥原礦中伴生的Cu、Mo、Bi在細泥尾礦中沒有得到有效回收。因此,該選廠針對此工藝進行改造,將原來的全重選流程改為浮硫化礦-高梯度磁選機-快速微細搖床的細泥回收工藝組合流程,使細泥WO?及Cu、Mo、Bi等伴生金屬的回收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較合理地利用了礦產資源。

    以上介紹了鎢細泥的多種回收工藝,總的來說,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國鎢細泥的選礦回收水平不斷提高,在選礦工藝、選礦藥劑和選礦設備方面都有所突破,各選礦廠只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選礦工藝,提高鎢資源的回收將不是難題。

    鎢礦選礦工藝設備免費咨詢電話: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