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礦浮選工藝技術流程分析

    寫作時間:2018-08-18 瀏覽次數:
    磷礦浮選工藝技術流程分析,直接浮選工藝單一反浮選工藝,正反(反正)浮選工藝,雙反浮選工藝等工藝技術分析。

    直接浮選工藝

    采用正浮選一次粗選兩次精選工藝流程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磨礦細度為-0.038 mm質量分數占95.18%,碳酸鈉用量2.0 kg/t,水玻璃用量2.5 kg/t,礦漿分散劑L3用量1.6 kg/t,捕收劑用量3.0kg/t的條件下,采用碳酸鈉和水玻璃兩種調整劑同時加入球磨機中的添加方式.經過閉路試驗流程可獲得精礦P2O5品位30.06%,SiO2質量分數I6.47%,回收率85.08%的磷精礦。

    單一反浮選工藝

    在原礦P2O5品位為23.71%,磨礦細度為-0.074 mm 質量分數占88.2%的條件下,以硫酸作為pH 調整劑和抑制劑(不需要添加磷酸等其他抑制劑),以改性的棉籽油脂肪酸皂為捕收劑,進行浮選試驗。結果表明:在粗選硫酸用量為10 kg/t,掃選硫酸用量為6 kg/t,捕收劑TSM-2采用分段加藥,段粗選添加1.2 kg/t,段為0.3 kg/t時,獲得精礦P2O5品位為3O.O9%,回收率達到86.53%,氧化鎂由原礦的4.55%降精礦的0.78%,脫鎂率為88.13%的較好指標,為云南會澤磷礦的利用開辟了新途徑。

    正反(反正)浮選工藝

    針對湖北某低品位難選硅鈣質膠磷礦,余俊等采用正反浮選工藝進行了試驗研究,正浮選優惠藥劑制度為:Na2CO3用量4.2 kg/t,Na2SiO3用量1.0 kg/t,DK-1用量1.0 kg/t,DC-1用量0.3 kg/t;反浮選優惠藥劑制度為:硫酸用量25.0 kg/t,DC-2用量0.5 kg/t,當原礦P2O5品位為11.11%,MgO質量分數為7.11%,可以獲得磷精礦P2O5品位29.10%,MgO質量分數1.15%,精礦P2O5回收率83.08%的較好指標,實現了低品位膠磷礦綜合利用的目標。

    采用直接浮選法選別大峪口露采膠磷礦,存在精礦泡沫粘度大、泡沫不易破碎、精礦難以沉降、精礦中MgO質量分數高等問題,且精礦漿不能滿足生產優級品磷酸二銨(DAP)的要求。因此在實驗室試驗基礎上,選用新型SP藥劑為磷礦物抑制劑,并采用“優先脫硅—粗精礦脫鎂”的正反浮選新工藝對原有直接浮選法工藝流程進行了改造和工業化試驗。結果表明:當原礦P2O5品位為17.9O%、MgO質量分數為4.28%時,可獲得精礦P2O5 31.62%、MgO 0.74%、回收率81.35%的指標。

    雙反浮選工藝

    中低品位硅鈣質膠磷礦采用雙反浮選工藝流程進行了試驗研究,對磷礦物而言,碳酸鹽與硅酸鹽都是雜質礦物,對于是先選碳酸鹽(選鎂)還是先選硅酸鹽(選硅)進行了兩種流程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先選硅后選鎂流程的分選效果不如先選鎂后選硅流程,并且選硅部分泡沫較粘,選鎂部分上浮量明顯減少,即使增加捕收劑PA-64的用量,上浮量還是不足,甚后面不上礦,因此終確定選用先選鎂后選硅的雙反流程。閉路試驗結果表明:在原礦P2O5品位為23.14%,MgO質量分數為3.72%,磨礦細度為-200目76.55%的條件下,經過先選碳酸鹽后選硅酸鹽的雙反浮選流程,可以獲得P2O5品位為30.60%,MgO質量分數為0.68%的優質磷精礦,且精礦P2O5的回收率達81.05%。

    采用雙反浮選工藝,分別對影響分選指標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條件試驗。結果表明,在磨礦細度-0.074 mm質量分數占80.80%條件下,原礦P2O5品位為25.05%的硅鈣質膠磷礦經“一次粗選一次掃選兩次精選”浮選流程選別后,可獲得P2O5品位31.82%、MgO質量分數0.92%、SiO2質量分數12.63%的綜合精礦,其總回收率為80.24%。

    浮選工藝對比研究

    中低品位鈣硅質膠磷礦,分別進行單一反浮選、雙反浮選和常溫正反浮選工藝研究及藥劑費用對比,結果表明:采用單一反浮選,可得到磷精礦P2O530.37%,MgO 0.36%,回收率88.38%的較好指標,且為經濟,每噸原礦藥劑費用僅為15.28元;若希望精礦質量更好些,回收率更高些,建議采用雙反浮選,可得到磷精礦P2O531.60%,MgO 0.43%,回收率90.63%的好指標,每噸原礦藥劑費用為23.40元;正反浮選相對來說精礦質量一般、回收率較低、藥劑費用較高、磨礦細度較細,指標分別為磷精礦P2O530.54%,MgO 0.70%,回收率84.62%,每噸原礦藥劑費用為26.98元。

    其他浮選技術研究

    云南磷礦資源豐富,根據原礦的性質,在正浮選時可采取有堿或無堿工藝。劉麗芬研究了浮選時采用有堿和無堿工藝對不同類型膠磷礦的適應性,并總結了有堿和無堿工藝的優缺點。研究發現:硅鈣質膠磷礦更適宜采用無堿工藝,鈣硅質膠磷礦兩種工藝都適合,但添加少量的碳酸鈉作pH調整劑,效果更理想。硅質膠磷礦適宜采用有堿工藝。根據礦石性質來確定有堿或無堿工藝,對取得較好的生產指標、節省藥劑、簡化工藝流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藥劑添加點對生產指標也有影響,云南??诘V區某硅鈣質磷礦,原礦含P2O522.56%,反浮選時,在濃硫酸與捕收劑YP-3 同時添加時生產指標不理想。楊穩權等研究了濃硫酸添加點對此磷礦石反浮選的影響,在濃硫酸與捕收劑不同時添加時,得到反浮選精礦P2O5品位31.65%,回收率93.86%的浮選指標,與同時添加相比,品位高0.98個百分點,回收率高11.43個百分點;在不同的加藥攪拌時間下反浮選該磷礦時,指標變化不大。該研究指出濃硫酸與捕收劑應分開加。

    通過測定膠磷礦在不同磨礦細度下的單體解離度,來計算磷礦的理論回收率,進而通過比較實際回收率與理論回收率來判定浮選指標的優劣。利用偏光顯微鏡觀測,采用過尺線測法,在磨礦細度-0.074 mm質量分數分別占84.23%、88.71%、92.74%和95.16%的條件下,測定了磷塊巖中有用礦物(膠磷礦)和脈石礦物(白云石、石英)的單體解離度。據此計算獲得了對應磨礦細度下膠磷礦的理論回收率,分別為95.11%、95.71%、96.70%和96.72%。初步浮選試驗顯示磨礦細度在-0.074 mm 占88.71%時較為適宜,浮選脫鎂率為88.76%,磷精礦實際回收率為87.54%。在此磨礦細度下,通過優化浮選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浮選磷精礦實際回收率可達91.24%,精礦中磷酸鹽礦物的回收率可達95.33%,說明通過測定膠磷礦的單體解離度來優化指標是可行的。

    本文標簽: 磷礦浮選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