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礦的基本目的是使礦石、原料或燃料達到一定粒度的要求。在選礦中,碎礦的目的是:
(1)供給棒磨、球磨、自磨等合理的給礦粒度,或為自磨、礫磨提供合格的磨碎介質;
(2)使粗粒嵌布礦物初步單體解離,以便用粗粒級的選別方法進行選礦,如重介質選、跳汰選、干式磁選和洗選等;
(3)使高品位 鐵礦達到一定要求的粒度,以便直接進行冶煉等。
不同的目的要求不同的粒度,因而碎礦流程有多種類型。選礦廠破碎篩分段的總體布置方案較多,按生產流程不同可分為兩段開路、兩段閉路、三段開路、三段閉路、四段閉路等。而每種流程又可根據地形、設備規格及數量配置成若干方案。以下分享選礦廠破碎篩分段的總體布置。
兩段開路流程的配置方案所得的破碎產物粒度粗,多用于中、小型選礦廠及某些對破碎產品有特殊要求的工廠,段可不設預先篩分。如建筑材料廠、洗煤廠、重選廠、冶煉熔劑廠等。
小型選礦廠處理井下開采粒度不大的原礦,并且段采用破碎比較大的反擊式破碎機時,可采用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
兩段閉路流程的配置方案:一般分為兩類,即預先篩分與檢查篩分作業合而為一的布置及中碎前另設預先篩分作業的配置,所需的設備是:給礦機、破碎機、皮帶輸送機、振動篩等。見圖:
三段開路流程用于原礦含有一定量礦泥和水分情況下較為適宜,中、小型廠多采用平地式集中配置方案。大、中型廠多采用分散布置方案。個別廠也有釆用重疊式配置方案的。
三段閉路碎礦流程作為磨礦的準備作業,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不論是井下開采還是露天開采的礦石,只要原礦含泥不高,都能有效地適應。
三段閉路流程一般分為集中與分散兩種方案。中、小型選礦廠多采用集中配置方案,大型、特大型選礦廠多采用分散配置方案。三段破碎機集中配置于同一廠房的方案適于地形平緩的中、小型選礦廠。主要特點是基建投資低、操作管理方便。缺點是噪聲大,除塵要求高。
帶中間礦倉的中、細碎單獨建廠的配置方案,多可用于大型破碎篩分廠。主要優點是設有緩沖能力較大的中間礦倉,生產比較穩定,便于發揮中、細碎設備能力,靈活性大。
當礦石種類或設備較多時,還可釆用雙系統配置。主要優點是中、細碎為雙系統,生產中靈活性很大;篩分機對破碎機的制約因素少,生產管理方便;防止混礦和減少換礦時間。缺點是投資大、輔助設備多。多用于特大型選礦廠或處理多種不同類型礦石的選礦廠。
為進一步實現多碎少磨、節省能耗的要求,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四段破碎流程。終產品粒度小于8mm,從而提高了磨礦效率。但由于四段破碎作業環節多、配置上比較復雜,管理不便,故在新設計的選礦廠中要慎重考慮,做好技術經濟比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