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路材料勘查工作的一般要求:
在大多數情況下,筑路材料礦床被有用礦層上面的表土覆蓋著。
為了尋找礦床和確定其質量與經濟特性,要進行技術勘查,其目的在于查明下列各主要問題:
1)巖石產狀性質,產狀和礦層傾斜角;
2)礦床的構造:有用礦物是以連續礦體形狀存在著,還是被夾層所切斷;
3)有用礦物的物理力學性質,和這些性質與筑路技術要求的符合程度礦床的大小:
4)有用礦物礦層的長度,寬度和厚度;
5)認為適于開采的有用礦物蘊藏量;
6)有無表土層和夾層及其厚度;
7)表土層和夾層的特征:
8)地質資料和水文地質資料,其中說明地下水水位、水層層數,流量及水流方向:
9)表示每月降雨量,平均月溫度等的氣象資料;
10)有用礦物頂板面與底板面的起伏;
11)鐵路、公路和水路地位而言的礦床位置。
此外,當勘察時還需要確定各種石料的產量,礫石,漂石和砂的產量百分·數,以及巖石風化部分的厚度。
高速公路沿線筑路材料取樣及試驗:
①石料和粗骨料:抗壓強度、抗凍性、堅固性、有害物質含量、篩分、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壓碎值等試驗;
②細骨料:顆粒分析、含泥量、有機質含量、云母含量、輕物質含量、有害物質含量、壓碎值等試驗;
③粗粒土:顆粒分析、含水量、塑限、液限、密度、擊實等試驗;
④細粒土:顆粒分析、含水量、塑限、液限、密度、擊實、承載比、有機質含量、易溶鹽等試驗;
⑤粗集料:顆粒分析、壓碎值、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磨耗、吸水率、磨光值、堅固性、沖擊性、軟弱顆粒含量、有機物含量等試驗;
⑥細集料:顆粒分析、表觀密度、含泥量、砂含量、有機質含量、堅固性、三氧化硫含量等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