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頒布、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長江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我國對宜賓以下長江干流采砂實行許可制度,并授權長江水利委員會,會同川、鄂、湘、贛、蘇及渝、滬等七省市水政主管部門,編制采砂規劃,劃出禁采區、可采區、總采砂量,省級水政部門審批發放采砂許可證,并收取砂石資源費,以規范長江采砂,穩定河勢,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適度、合理地利用江砂資源。
此條例頒布后,長江委牽頭編制發布了2002年2010年的采砂規劃,其中在湖北劃出了鐵板洲、人民洲、東槽洲、巴河口、西塞山下、掛河口、黃顙口、鯉魚洲、陸家嘴等9個可采區。
2016年底,根據長江泥沙來量等情況變化,長江委新修訂的2016年2020年采砂規劃獲水利部批準,確定年度采砂控制總量為8330萬噸,較上輪規劃減少1390萬噸。新一輪規劃中,湖北境內共劃出10個可采區(紙坊溝、長渡河、東壤口、人民洲、東槽洲、馬家灘、羅家洲、西塞山、掛河口、橫壩采區、黃顙口、龔龍灣、陸家嘴),年開采總量不超過634萬噸。
長江黃顙口江段,是長江采砂規劃劃定的可采區。這里的富池鎮、黃顙口鎮,曾經是采砂活動集中的地方。
8月3日,陽新縣富池鎮,在江邊一處采砂船集中停靠點,記者看到40多艘采砂船停在此處。一些船上的采砂設備被拆除,堆放在甲板上。
60歲的章金楚有一條80噸的采砂船,2004年花4萬元買的。"我原來是打魚的,后來才開始采砂。"早年采砂比較容易,章金楚夫妻兩人一晚上采回兩船砂,可以賣幾百塊錢。今年4月起,按照要求,他的船一直停在這個集中停靠點。"我沒有承包地,準備重操舊業去打魚。"
52歲的錢紅衛從1999年開起了采砂船。"我們這的采砂船基本都是'三無'船只(無船名、無船號、無船籍港)。這幾年嚴打非法采砂,洗手不干了。"
記者在采訪中解到,近年來活躍江面的采砂船絕大部分屬于非法采砂。這些非法采砂船不擇地點、不分時間,肆意亂采,嚴重影響江河行洪及航行安全,成為長江生態遭受破壞的"黑手"之一。
嚴打非法采砂,被列為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行動之一。據省水利廳官方上公布的數據,2017年,我省查獲各類非法采運砂船909艘(次),拆除各類采砂機具307臺(套)。近期,長江委對我省汛期采砂船只集中監管情況進行專項檢查,統計顯示,目前我省境內有378艘采(運)砂船被集中監管,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行為。
非法采砂被遏制,那么合法的采砂船情況如何?記者多次聯系省水利廳相關部門,但未獲得答復。記者想找一只合法的采砂船了解情況,幾經努力未果。
"奧妙"何在?一些業內人士透露,合法采砂需交納資源費,而非法采砂幾乎不需要額外成本,管理上也失之于松,誰還去辦合法采砂許可證?"劣幣驅逐良幣",非法采砂于是愈演愈烈。
根據長江委發布的數據,2016年,相關省市上報備案、在長江干流河道內共實施采砂41項,實際采砂3195萬噸,其中我省7項,采砂量約58萬噸。
嚴打之下,非法采砂被遏制,但合法采砂船,采砂量自然迅速下降。"富池鎮原本是產砂的,但現在農民建房,還得從別處買砂。"錢紅衛說。
一面是嗷嗷叫的施工單位,一面是合法的采砂能力太低。從商品混凝土企業到建筑企業都認為,目前砂石價格的猛漲,除了砂石供應量減少這一原因外,也有部分砂石經營者借機炒作,坐地起價等原因。
針對目前砂石價格的快速上漲,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葉學平認為,以往非法采砂成本、門檻過低,雖然供應量大,砂價很便宜,但導致了很多亂象。現在砂價上漲,其中也有砂石資源價值的部分合理回歸。但砂價持續不理性上漲,值得關注了,"砂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從長遠來看,應該在加強管理的同時,適當穩定供給。"
河砂,都是花崗巖、砂巖強烈風化后的殘留物。河砂是天然石在自然狀態下,經水的作用力長時間反復沖撞、摩擦產生的,比山砂更純凈,因此成為主要的建筑用砂。長江航道局疏浚養護處處長高凱春介紹,大部分砂是從山下沖刷江河之中。在河流上游,特別是河流發源地,落差大、流速急,大量泥沙被帶到地勢平坦的地方會沉淀。日復一日,河床逐漸抬高,因此需要人工疏浚。
對此,葉學平建議"堵后門、開前門"。堅決打擊非法采砂;迅速落實國家有關部門編制的長江采砂規劃。同時,借鑒長江采砂規劃,通過周密調查,摸清省內其他河流情況,劃分可采區和禁采區,然后通過公開拍賣采砂權或授予砂石特許經營權、開辟正規砂石集散等舉措,增加、穩定砂石供應。水利、航道等管理部門則應依法嚴格監督規范采砂行為,以此實現科學、規范開采,既保護江河航道、堤岸安全,也有利于維持砂石市場的理性與穩定。
天然河砂總是有限的,不能過度開采,精品機制砂生產線采石值得大力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