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份以來,全國多地砂石骨料價格依然呈持續上升態勢,“黃砂百戰穿金甲,不破天價誓不還”,形象的描述出了當前砂石骨料短缺價格上漲的狀態。
我國將全面調查砂石等礦產資源國情——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做好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準備工作的通知》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國政府網進行了轉發。《通知》要求:
對推進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提出新要求,要求抓緊做好全面開展的相關準備;
全面摸清我國礦產資源數量、質量、結構和空間分布情況;
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工作已列入自然資源工作安排,今年將全面部署開展。
這表明,自然資源部將全面調查砂石等礦產資源國情,目前該項工作已經進入準備階段,今年將全面展開。全面調查我國砂石礦產資源國情,有利于各級政府部門了解、掌握全國砂石礦產資源信息,加強對砂石礦產資源監管;有利于國家對砂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統一規劃”!
國家鼓勵外資進入砂石骨料行業多個領域——《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出臺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聯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負面清單文件對外資進入我國砂石骨料相關領域未作規定;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文件顯示,國家鼓勵外資進入建筑垃圾再生制備砂石骨料、非金屬礦山尾礦制備砂石骨料、砂石礦山修復等砂石骨料行業多個領域。
規劃每年約7200萬方機制砂石產能,廈門還或將開始購買海外砂石
近日,廈門市建設局關于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多措并舉、解決我市建筑用砂緊張困局》提案,對廈門市建筑用砂石市場現狀及形勢進行了研究分析,并指出廈門市建設用砂年需求量約為1200萬立方米,其中預拌混凝土用砂是關鍵保障要素,年需求量約650-800萬立方米,且對砂質量要求高,氯離子含量不得超過0.003%。2018年以來,廈門市預拌混凝土用砂砂源十分緊張,價格不斷上漲,且大部分來源于漳州市龍海、南靖、華安和漳浦,泉州市石井鎮和安海鎮及周邊其他省市,供應自給率低,易受其他城市政策影響,亟需提高砂石自給水平。
天然砂180元/噸、碎石125元/噸左右、機制砂130元/噸——安徽砂石價格暴漲!
砂石骨料是重要的大宗建筑材料,也是的資源,隨著天然砂石資源的過度開采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安徽各地加強了河道采砂管理,很多河道已禁止開采。去年以來,安徽砂石價格呈現暴漲趨勢,作為混凝土重要的原材料,砂石價格的上漲必然也影響著混凝土價格。
19年上半年地區天然砂、碎石以及機制砂價格普遍上漲:
其中天然砂行情偏高且漲幅較大,漲幅在43元/噸左右,目前市場到位價170-180元/噸;
碎石行情漲幅20-25元/噸,市場到位價格125元/噸左右;
機制砂行情漲幅25元/噸,市場到位價格130元/噸左右。
據了解,截止目前全國混凝土指數為468.55,較去年同期403.25上漲16.19%;其中安徽地區混凝土均價同期同比上漲33.88%。
海砂均價246元/方、河砂211元/方——廣東省砂石價格回升
《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要求加大非法采砂整治力度,廣東地區非法采砂入刑將有“法”可依。據中國砂石設備和中國砂石骨料信息平臺了解,廣東省發改委價格監測監測數據顯示,受砂石市場需求因素影響,2019年6月中旬,廣東省砂石價格有所回升,其中碎石購進價格延續上行走勢。在當前河道環境嚴格整治的大背景下,砂石省內供給受限,省外供應受運輸距離、物流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供需關系有所緊張,6月中旬價格以升為主。隨著廣東省進入施工旺季,砂石、混凝土需求逐漸上升,預計后期廣東省砂石市場價格或將穩中有升運行。
用海水淡化海砂?!—— 每方比河砂便宜100元
近期,《法制日報》報道了在“廣東地區大量海砂堆積,卻來去竟成謎”的新聞。報道稱,當地河砂價格節節攀高,一立方海砂的價格只有河砂價格的一半,海砂和河砂,價格每立方相差百元。
水泡砂——1噸起199噸,每噸售價86元;3500噸以上,每噸售價81元。
報道還介紹道,目前,該地區沒有批準成立一家從事水洗砂的企業。絕大部分的海砂是用海水沖洗,簡單過濾掉一些貝殼類等物質”。
當前,我國河砂價格普遍保持高位,部分地區砂石短缺,這都誘發盜采海砂現象抬頭。一些海域海砂盜采現象嚴重,但是海上的問題根源始終在岸上!加強對海砂采、運、堆放、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監管,是整治違規海砂的重中之重,各地政府部門必須嚴格執行政策,杜絕互相推諉!
中辦、國辦發文:清理整治全國自然保護地內采砂、采石等項目
近年來,祁連山保護區、秦嶺保護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區內出現了非法采砂、采石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保護區非法采砂、采石影響范圍還波及到自然保護區周邊地區——西安市曾發布文件,甚要求合法砂石企業也要全部退出!整治自然保護區內砂石開采項目已經上升到政治高度!
據了解,近日,中共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要求:依法清理整治探礦采礦、工業建設等項目,通過分類處置方式有序退出。
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陸域面積為142.70萬平方公里,占陸域國土面積的14.86%。這意味著,全國142.70萬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地內采砂、采石等項目將被依法清理整治。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將全國自然保護區提升到“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高度,砂石企業要高度重視礦區和自然保護區的重疊、覆蓋等問題。
5億方河砂“僅”夠用3年——海南省將出臺“開辟砂源保障供給工作方案”
6月24日,海南省長沈曉明主持召開七屆省政府第30次常務會議,會議審議了《海南省開辟砂源保障供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依法依規開辟砂源,緩解供需矛盾,是做好打擊非法采砂工作的重要基礎,為打擊非法采砂建立長效機制。
《方案》要求,要以先進技術開發機制砂,嚴格控制河砂開采,鼓勵建筑廢棄物循環使用,根據國際市場砂價變化發揮進口砂補充作用,充分利用淡化海砂資源。
據海南省相關報道,2016年海南省砂子年需求量達14239萬立方米,近年來海南省基建依然“火熱”,砂子需求保持高位。而據海南省地質局綜合調查測算數據顯示,當前海南全省可提交天然河砂資源儲量“僅”超過5億立方米。這意味著,如果海南省全部使用河砂作為建設用砂,那么,全省現有河砂資源僅可供3年使用!
交通運輸部:砂石運輸需求旺盛,沿海運價回升,全國基建保持平穩
在日前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春耕與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局長曹德勝今年以來我國貨運行業情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新版車型分類等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本次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透露的多項信息均和砂石骨料運輸、需求相關。吳春耕指出:
貨運行情方面,今年1—5月份,全社會完成營業性貨運量199.9億噸,同比增長了6%;國內砂石、煤炭等運輸需求旺盛,沿海散貨運價指數逐月回升;
基建方面,今年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截到5月底,新改建農村公路9.1萬公里。
由此可見,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保持高位,對砂石骨料的剛性需求不減,砂石骨料需求前景看好!
3500萬方河砂來了——約1億立方河砂,海南三亞規劃每年開采500萬方
目前海南省初步探明河砂資源量“僅”超5億方,海南省每年砂子需求量高達1.5億方。如何合理利用現有河砂資源?海南省多地正在規劃或實施河道疏浚采砂!
日前,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三亞市建筑市場河砂供給保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指出:
2019年三亞市需河砂供應量350萬m?左右,但是目前三亞市主要河流已禁止開采河砂;
昌化江下游共有河砂約1億立方,共可采砂3500萬立方米,通過全力疏通昌化江航道,后期可形成500萬立方米/年的供砂能力,所采河砂主要供應海口、三亞區域,通過海船運輸供應。
砂石“公轉鐵”環渤海地區運輸結構調整
被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華北平原環抱的渤海,是東北、華北、西北和華東部分地區的主要出海口。環渤海地區資源豐富,已形成發達的綜合經濟區,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巨大的貨運量也使得環渤海地區成為我國運輸結構調整的區域。
環渤海地區各省市因地制宜,促進公路運輸轉向鐵路和水路運輸,構建多式聯運服務網絡,有力支撐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據了解,北京市和河北省已經陸續開展多個砂石“公轉鐵”對接項目。北京市計劃,未來砂石長距離運輸將主要采用鐵路運輸方式。
我們是專業的工業制粉設備(金屬礦、非金屬礦磨粉加工)、石子生產線碎石生產設備、機制砂生產線砂石生產設備廠家,如需相關設備具體信息可以通過我們的進行詳情咨詢。
小結
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砂石需求量大;淘汰落后產能,供給大幅減少;關閉不環保的砂石企業,限制或禁止天然砂石的開采;落后、不環保砂石企業關停,新的現代化企業又需要建設時間,出現了新舊動能轉換過程的空檔期——等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砂石骨料供應缺口較大,價格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