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推動尾礦、粉煤灰、鋼渣等大宗固廢處理與綜合利用

    寫作時間:2019-07-09 瀏覽次數:
    秦皇島加強建設用地用途管控,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推動尾礦、粉煤灰、鋼渣等大宗固廢處理與綜合利用,提高固廢綜合利用率。

    堅決打贏凈土持久戰。據了解,秦皇島市有關部門對疑似污染地塊開展土壤環境狀況調查,加強建設用地用途管控,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推動尾礦、粉煤灰、鋼渣等大宗固廢處理與綜合利用,提高固廢綜合利用率;大幅壓減化肥用量,北戴河全域禁用農藥,年內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全面規范危險廢物管理,有效杜絕危險廢物污染事故發生。今年上半年,開展危險廢物環境隱患排查整治,整治各類問題178個。同時,開展旅游旺季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嚴懲破壞生態違法犯罪行為,辦理環境案件214件。

    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這一目標,全市上下因地制宜,植樹造林力度不斷加大。2016年以來造林152.2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5年的45%提高到2018年的54%,今年將超過57%。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該市積極協調中國環科院專家團隊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脈會診、出謀劃策,推進“院地”戰略合作,并利用高時空分辨率走航監測車精準分析VOCs污染成因,對空氣質量進行會商和預測分析,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制定落實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100)應急響應舉措,限度削峰降速。同時,強力推進空氣污染防治措施,目前,全市共拆除燃煤鍋爐401臺,完成98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任務、11項鋼鐵行業超低排放項目,推廣新能源車367標準車,全市236個建筑施工工地揚塵管控達標率,視頻監控、PM10在線監測系統安裝率和聯網率,完成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跡地修復綠化任務35處,全市87個有證礦山均處于停產整治狀態。

    堅決打贏碧水攻堅戰。治海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秦皇島市在全省率先實施“河長制”,已完成18條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分流域、分單元治理,分階段、分批次推進河流水質提升。同時,爭取上級資金1.02億元,實施“戴河下游生態修復工程”“飲馬河下游天然河道修復工程”“飲馬河支流沿溝河清淤工程”等3個項目,推進戴河、飲馬河流域水質持續改善。構建“灣長制”綜合監管體制,組織開展全市海岸沙灘踏查建檔,實施岸灘環境治理、港口碼頭整頓、違法占海占灘清理三大攻堅行動,拆除沙灘臨建、違建3.65萬平方米,清理沙灘垃圾、大型海藻1.74萬噸,打通沙灘浴場17處,修整沙灘125萬平方米,拆解涉漁“三無”船舶1460余艘。1-5月,全市10個國、省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達Ⅲ類以上斷面7個,水質優良比例70%,達到省目標考核要求;近岸海域9個監測點位水質均為一類海水水質;桃林口水庫、石河水庫、洋河水庫水質達標率。

    近年來,秦皇島矢志不移地將“生態立市”作為“四市戰略”之首,瞄準“京津冀城市群生態標兵城市”和“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持續發力,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凈土持久戰三大戰役務求必勝。數據顯示,進入今年6月份以來,該市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位列全省第3名:當月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8%;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096,同比下降10.43%。

    我們是專業的工業制粉設備(金屬礦、非金屬礦磨粉加工)、石子生產線碎石生產設備、機制砂生產線砂石生產設備廠家,如需相關設備具體信息可以通過我們的進行詳情咨詢。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