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區資源管理部門通過行政手段禁止向外地銷售砂石

    寫作時間:2019-07-29 瀏覽次數:
    隨著大量地區出現砂石荒、有錢無貨,為了保證本地工程進度與民生需要,部分砂石資源富集區域實施了嚴禁砂石外運、嚴控砂石資源外流的政策,在保障本地需求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嚴禁本地砂石運往外地、向外地出售砂石需繳納更多費用、砂石產品優先供應本地使用...

    隨著大量地區出現砂石荒、有錢無貨,為了保證本地工程進度與民生需要,部分砂石資源富集區域實施了嚴禁砂石外運、嚴控砂石資源外流的政策,在保障本地需求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然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出臺了《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以行政權力阻止砂石產品外流是否違規成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

    主管部門頻頻出手

    阻止、限制砂石外流

    2018年,浙江安吉縣調整了資源稅征收標準,項目礦產資源用于縣內項目的,按照3.5元/噸的價格征收;而經過審批外運出縣的,則以5元/噸的價格征收。

    2018年4月,湖北紅安縣防汛抗旱、河砂禁采工作會要求,從源頭上治理采砂,保證紅安河砂資源只滿足紅安經濟建設需要,禁止河砂外運。

    2018年6月,湖北麻城市砂管稽查隊正式成立,嚴格控制砂石資源外運外銷,建立多部門聯合、源頭管控與上路稽查,多途管控的有效機制。

    2018年7月,河南光山縣縣長強調,縣內砂石一律嚴禁外銷外運,發現有外銷外運的一律沒收準運證,不得再從事砂石運輸。

    2019年4月,安徽六安舒城政協公開《關于加強砂石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整治砂石市場亂象,保障自用砂石供應的建議》,建議控制本縣砂石資源外銷。

    2019年7月起,江西省永豐縣將砂石運往外縣等行為,除接受相關部門處罰后一律打入黑名單,取消裝運砂石資格。

    2019年7月,江西省鄱陽湖所采砂石優先保障省內工程建設項目使用。

    國家要求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2019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進一步完善了我國反壟斷法律法規。

    《規定》第四條要求,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或者變相限定單位或者個人經營、購買、使用其指定的經營者提供的商品的其他行為。

    《規定》第五條要求,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阻礙、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運往外地市場,妨礙商品在地區之間自由流通。

    外銷禁令是怎么被逼出來的?

    可以看出,限制砂石資源外流的地區幾乎無一例外是砂石資源豐富、物流條件較好的地區,也只有這些地區才有可能在砂石行業深入整治期間提供合法產能,成為砂石輸出地。受外部剛需拉動,這些砂源地往往價格高漲,高到讓本地人都目瞪口呆。

    以江西省為例,該省年度河砂開采控制總量7120萬噸,而據砂石骨料信息平臺數據統計,2018年江西省砂石消耗量已超過7億噸,開采量連本地需求都勉強供應、自顧不暇,甚背靠鄱陽湖、看似不缺砂石的九江市也在2019年6月10日召開了重大項目建設砂石穩定供應工作協調會。

    這些都導致不同區域間形成了鄰避效應:

    “挖我家的砂,壞我家的路,本地人都要高價買、甚無砂可用,還有什么理由讓本地砂石向外地輸出?”

    其實,由于砂石供需缺乏大區域統一規劃,資源豐富卻大量外銷、本地工程嗷嗷待哺的地區大有人在,全部不堪其擾。在目前的情況下,產砂區限制外運,或者傾向于優先保供本地工程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產砂區自給自足了,資源匱乏地區只能喝西北風嗎?

    砂石行業可能需要大區域統籌規劃才能打破砂石行業地區間的壁壘、破解“鄰避效應”。

    2019年6月6日,在“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砂石產業發展研究”揭牌儀式上,浙江省礦業聯合會會長潘圣明提到,要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的辯證關系、探索總需求與供應能力的動態平衡機制以及大區域統籌規劃問題,不能要求一省一市砂石供需自我平衡,要追求大區域的供需動態平衡。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