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砂荒”蔓延,各地乃國家層面紛紛為填補建筑用砂缺口尋找出路,各地政府牽頭、高位推動機制砂發展,矯正市場部分違規行為。
發展機制砂、推廣機制砂應用已漸呈燎原之勢,但部分地區僅有發展機制砂的意向,仍缺乏詳細規劃。
工信部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征求意見
2019年1月30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公布了該司組織起草了《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
《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
大多數縣級行政區布局建設服務當地的砂石加工基地或集散;
年產500萬噸及以上的機制砂石企業集團生產集中度達25%;
利用尾礦、建筑廢棄物和石料等加工的機制砂石,產量占比達30%,非公路運輸物料占比達30%;
培育20家以上智能化、綠色化、質量高、管理好的示范企業;
到2025年,基本完善砂石質量保障體系,產品符合GB/T 14684《建設用砂》和GB/T 14685《建設用卵石、碎石》要求,以機制砂I類產品為代表的高品質機制砂石比例不斷提高。
2019兩會:大力推進機制砂代替河砂
2019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甘肅省委會主委霍衛平認為,應大力推進機制砂代替河砂。
“長期以來,砂石骨料主要來源是河道砂石,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日益加快,天然河道采砂已造成砂石資源枯竭、水源污染、引發河堤安全等各種資源、生態、社會問題。”
霍衛平認為,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產量、質量穩定的機制砂既可解決國民經濟建設中砂石骨料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又能消納建筑廢物、尾礦、隧道渣等固體廢物廢渣,是一個綠色環保產業。
“機制砂石產業一直以來沒有作為重要產業來發展,也沒有納入工業體系,而且缺乏國家層面的政策、標準、規范等,市場上的機制砂石質量也參差不齊。為盡快推動砂石產業有序有質發展,我提出大力發展機制砂石產業的建議。”霍衛平說。
,建立健全發展機制砂石產業的政策體系。建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職能部門出臺扶持機制砂石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準入規模、質量標準、環保要求、綠色礦山建設、稅收優惠、固廢資源再利用等方面制定政策,鼓勵扶持機制砂石企業發展,促進機制砂石產業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機制砂石產業發展規劃。各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礦山資源開采區,做好探礦普查、環評等前置工作。在此基礎上,以縣區為單位制定機制砂石發展規劃,以建設綠色礦山、保護生態環境為產業發展的主旋律,按照規模化工業化綠色化的生產發展方向,每個縣區扶持建設1—2個高規格機制砂石企業,集石礦開采、生產加工、混凝土配送、建筑固廢綜合利用、廢棄礦山綜合治理為一體的高度集成化、自動化、規模化的現代化機制砂石企業,促進機制砂石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三,統一制定機制砂石生產標準。國家要統一制定建筑、水利、交通等行業的機制砂石骨料技術標準,對綠色礦山、綠色生產、產品質量、綠色運輸等提出規范要求,不斷提高機制砂石企業環保水平、生產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促進機制砂石生產的標準化。
福建省進一步加快機制砂開發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福建省機制砂礦山勘查開發,福建省自然資源廳2019年5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機制砂礦山勘查開發的通知》,從機制砂礦種的確定、礦山選址、勘查工作實施、采礦權的出讓、礦山監管、建立月報機制等6個方面作了進一步規范和要求。
《通知》明確,機制砂礦按建筑用石料礦種進行管理,礦山巖質母巖抗壓強度等指標必須符合《福建省混凝土用機制砂質量及檢驗規程》(DBJ/T13-206-2014)相關規定。礦山選址必須符合礦產資源規劃,礦區范圍不得與各類保護區、基本農田、生態公益林、省屬國有林場、擬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高壓線路等范圍重疊,且應遠離居民區、醫院、等環境噪聲敏感目標。
《通知》強調,擬設機制砂礦山由省級統一部署安排地質勘查工作。地勘單位應按要求及時提交地質報告,按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和有關規定編制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土地復墾方案,并由省級統一評審、統一備案。
《通知》要求,地方按需有序出讓機制砂采礦權。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管,組織做好巡查,嚴厲打擊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等非法違法開采行為。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于每月底前報送機制砂勘查開發推進情況。
河南政府牽頭推廣機制砂應用
2019年以來,河南省在持續打擊非法采砂、嚴格規范合法采砂的同時,采取積極措施,政府牽頭、示范推廣,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抓好機制砂推廣和應用工作。
河南省政府組織有關廳局召開機制砂工作聯席會,明確工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建、水利、市場監管等部門具體任務分工,合力抓好機制砂的推廣和應用工作。6月2日5日,按照河南省政府部署,該省水利廳協調相關廳局組成聯合調研組赴安徽、貴州學習考察機制砂產業發展經驗,為推動河南省機制砂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在前期探索的基礎上,選取個別有條件的省轄市先期開展機制砂試點工作,每個省轄市培育一家規模性機制砂生產企業,為后期河南全省范圍推廣和應用機制砂積累經驗。安陽、三門峽等市積極規劃培育機制砂加工企業,三門峽市規劃生產能力2200萬噸,目前已形成1200噸的規模生產能力,有效補充砂石市場供給。
下一步,河南省將從產業布局、標準制定、企業培育等方面,加快推廣和應用機制砂工作,堅持疏堵結合,河砂和機制砂供應“兩條腿”走路,抓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
浙江交通廳全面推廣機制砂
2019年8月7日,從浙江省公路建設項目機制砂應用推廣現場獲悉,浙江省交通集團杭州板塊建金高速僅土建4標采用了機制砂材料建設,已節約成本約4500萬元。
記者在建金高速公路金華山隧道附近的機制砂加工現場發現,建金高速結合項目實際,制訂出具有建金特色的機制砂生產場準,按照“五區兩室一池”標準規劃場地。地將開挖隧道得到的洞渣(母材)作為原材料,利用專業的加工設備制成機制砂。
“由于母材質量直接影響著機制砂的加工質量,源頭控制是關鍵。我們這里的母材分揀采用人工與機械結合的三級分揀制度和四級檢驗(機制砂生產班組自檢、項目定期抽檢、監理和指揮部試驗室抽檢),能有效保證機制砂質量的均勻性和穩定性。”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建管處處長陳允法說,機制砂顆粒級配可調,含泥量可控,幾乎沒有氯離子,能夠有效地提高工程質量受控水平。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洪秀敏表示,當前正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升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應用機制砂可以有效破解砂石料短缺難題、保障工程質量、控制工程造價、減少生態破壞,是推動交通建設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此外,浙江要加大機制砂的推廣力度,逐步實現新建、改建的建設項目全覆蓋推廣,不僅僅是高速公路,要覆蓋到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在滿足標準規范的前提下,拓展機制砂應用混凝土結構物的部位。要將全面推廣機制砂應用作為工作來抓,迅速掀起浙江省交通建設項目機制砂生產和應用的熱潮。
海南省出臺建筑石料機制砂一體化方案
2019年8月,海南省出臺《海南省建筑石料機制砂一體化生產資源保障工作方案》,要求通過提高在產礦山生產能力、加快在建礦山投產等措施,推進建筑石料、機制砂生產一體化。
《方案》提出,從2019年起每年供給不少于4610萬立方米建筑石料;2019年供給機制砂800萬立方米,從2020年起每年供給機制砂1000萬立方米,確保高效有序供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建筑石料和建筑用砂。
《方案》指出,全力推進現有開采建筑石料礦山達產,同時加快已出讓采礦權的建筑石料礦山建成投產。
《方案》要求,要建設大中型建筑石料機制砂一體化生產骨干基地。要對標建筑石料、機制砂保障任務,加快出讓大中型儲量規模的石料采礦權,推進建筑用石料、機制砂一體化生產骨干基地建設。從2020年起,各市縣原則上不再出讓資源儲量小于500萬立方米的石料采礦權。
江西省推進機制砂生產
2019年5月,江西九部門啟動全省河道采砂聯合整治行動。同時,為有效滿足市場砂石需求,江西積極推進機制砂生產供應。
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按照地方標準制定程序,正在盡快制定機制砂應用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規程。目前,江西省《工業與民用建筑機制砂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公路水運工程混凝土用機制砂生產與應用技術規程》兩項地方標準,已進入調查論證、征求意見階段。
5月20日,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蔡勇帶隊暗訪巡查贛江水域,了解南昌、豐城等機制砂場整治情況。
蔡勇指出,做好河道采砂整治工作,下一步的采砂監管整治工作把握兩個方面,
一是要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
二是要加強“機制砂”的產運銷監管。要嚴格履行相關法律法規,認真組織監管部門對河道管理范圍內機制砂場進行排查,進一步查清砂場生產經營情況,強化對機制砂原料采購、生產、銷售和運輸每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堅決堵住機制砂非法石料源頭,嚴格機制砂生產環節監管,杜絕非法機制砂進入運輸渠道,依法嚴肅查處機制砂場各類非法涉砂行為。
廣東新《采砂條例》鼓勵機制砂 廣州先行
2019年4月,廣東省人大公布了修訂完成的《廣東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新《條例》鼓勵機制砂等河砂替代品的研發、推廣和利用,同時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進砂石市場公平競爭,防止形成價格壟斷。
廣東省每年許可的采砂量不足2000萬噸, 為了緩解河砂供應不足的壓力,本次修訂的《條例》第九條明確規定鼓勵機制砂研發利用:鼓勵機制砂等河砂替代品的研發、推廣和利用。
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朝暉
在2019年5月8日舉辦的2019泛珠江流域高品質機制砂綠色發展論壇上,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李朝暉表示,廣東長期以來依賴天然河砂、淡化海砂,但隨著政策收緊,建筑用砂出現供不應求局面。廣州周邊機制砂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混凝土企業缺乏相關經驗,使用過程充滿顧慮。對此,廣州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廣州建投、地鐵、交投、鐵投等單位聯合成立機制砂公司,在地鐵項目中試用機制砂混凝土。會上,廣州機制砂實業有限公司與廣州谷城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湖南省緊急通知:禁止使用風化巖機制砂
2019年2月25日,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建筑工程禁止使用風化巖機制砂的緊急通知》,指出近年來,湖南省建筑用砂供應緊張,價格漲幅較大,部分地區出現了利用風化巖制作機制砂的情況,為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杜絕風化巖機制砂用于建筑工程。
《通知》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監督機構及工程項目各責任主體單位(建設、監理、施工企業、預拌混凝土(砂漿)生產企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等)要充分認識到建筑工程使用風化巖機制砂的危害性,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范標準,禁止使用風化巖機制砂。
《通知》強調,各地要立即組織轄區內預拌混凝土(砂漿)生產企業、在建項目及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等開展自查自糾,并根據本地實際對轄區內預拌混凝土(砂漿)生產企業、在建項目用砂情況進行督察檢查,嚴把進場驗收及檢驗檢測關。
山東濟南鼓勵加大機制砂研發
2019年1月2日,濟南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降低工程建設成本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提升砂石料等建筑材料產能,著力打造3-4處綠色發展、生態環保、集約高效的大中型礦山企業,支持現有砂石料、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生產企業加大環保等資金投入,加強技術研發,加大河沙替代品——機制砂的開發、生產力度,著力解決河砂禁采帶來的供應短缺問題。
江蘇省嚴控海砂 推廣應用機制砂
2018年10月12日,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印發《關于建立治理違規海砂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嚴控海砂的背景下,大力推廣機制砂,貫徹落實全省建材行業發展規劃和機制砂產業扶持政策,推廣應用機制砂。加強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實施管理,合理設置建筑用砂規劃開采區塊,加快建筑用砂資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