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運輸難傾倒難
問題是消納
近年來,隨著濟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城市變美變好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長期堆放和直接消納占用了大量可利用的土地,隨之也出現了大量建筑垃圾二次轉移傾倒的現象,嚴重影響著市容環境和交通秩序。
對于建筑垃圾的處理,濟南曦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善文深有感觸。“公司原本是渣土運輸企業,體會到的一個大問題是運輸難、傾倒難,尤其是建筑垃圾消納場,距離越來越遠、資源越來越少。”他說,現在濟南城中村改造、拆違拆臨產生大量建筑垃圾,拿天橋區來說,往外運大概35公里以上,少也在30公里以上。
“對天橋區來說,現在渣土處置難的是消納問題。”天橋區城管局渣土科科長崔咸勝說到渣土問題時告訴記者,“天橋區能夠消納渣土的是位于黃河北的一個消納場,現在這么多年了,該填的都填了,所以大部分都去齊河了。”他說,從前年拆違拆臨后,建筑垃圾的消納成了一個的問題,消納的土場不要了,老百姓填的基坑、魚塘也不要了,因此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再利用工作也迫在眉睫。
建筑垃圾的處理難、運輸遠,據了解,濟南市目前每年進行消納處置的建筑垃圾約3330萬立方米,而現在消納場的消納容量卻十分有限,建筑垃圾矛盾尤其突出。通過移動式建筑垃圾破碎機實現渣土回收利用。
兩家企業已經試運行
資源化利用產品100多種
26日上午召開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再利用工作推進會上,濟南曦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中標企業收到了特許經營入庫中標通知書,下一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將盡快落地,這可以說實現了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的新突破。
“隨著城市的發展,自然資源越來越少,現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已經納入日程,根據住建部要求,結合試點城市的方案,濟南市城管局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引進15家企業,下一步將按照住建部要求及地方標準對這些企業進行管理。”濟南渣土處置消納場辦公室負責人魏巍表示,目前有兩家已經進入試運行階段,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主要通過建筑垃圾破碎、篩分,一部分用來制造人行道花磚、護坡磚等,資源化利用產品有100多種。
“下一步,我們將從建筑垃圾定額管理、建立信用管理制度、企業特許經營資質管理等方面,對《濟南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進行細化,盡快制定出《濟南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渣土處置處長許瞾瓊在講話中表示。
資源化處理不再燒煤
減少了水體污染源
在位于天橋區的濟南曦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其中一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空地上堆放著建筑垃圾,挖掘機正在將這些垃圾運往地下加工機器的進料口。“我們的車間地下有7米,地上3米。”郭善文說。揚塵噪音不可避免,所以將車間建在地下,在車間之內能控制住了,不會對外面空氣造成二次污染。在外面也只能聽到機械的聲音,聽不到生產的聲音,有效控制了噪音。
進入地下車間,首先被濃重的白霧所包圍。郭善文介紹,車間里有一臺德國進口的高智能霧炮噴頭用來除塵,空氣中的并不是灰塵,而是水霧氣。車間內,幾臺大型機器正在進行建筑垃圾的加工工作,“建筑垃圾進入后,一邊破碎,一邊分揀,像鐵絲等不能加工的都會被分揀出來。”郭善文說,加工之后出來的骨料全部運往車間外面,然后可以加工成磚等產品。
“之所以建筑垃圾處理廠,把建筑垃圾變廢為寶,以前傳統消納場是填埋,沒法二次利用,浪費了資源;再是節約成本,利用建筑垃圾制磚,通算的話能節約30%的成本。”郭善文說,目前渣土年處置量200萬噸左右,將做成花磚、透水磚等。“在修路的時候,這些資源化處理的產品代替了以前傳統的用石頭石粉道路回填,成本低,黏合度好。”
“資源化再利用企業對建筑垃圾的消納問題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目前這個企業基本能達到完全消納天橋區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崔咸勝說。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循環企業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垃圾的簡單填埋和消納傾倒污染,尤其是揚塵污染、水體污染,在資源化處置過程中不再使用燒煤的方式,不再排除污水;也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垃圾堆存占地問題,是為土地騰空、恢復用地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也減少了水體污染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