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漿:建筑上砌磚石用的黏結物質,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膠結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漿,也作沙漿。砂漿是由膠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細骨料(砂)加水拌合而成。常用的有水泥砂漿、混合砂漿(或叫水泥石灰砂漿)、石灰砂漿和粘土砂漿。
一、 干混砂漿及市場
1、政策和法規
我國干混砂漿的推廣工作早已啟動。原國家建材局建材規劃發[1999]163號《關于印發〈新型建材制品發展導向目錄〉的通知》中,將干混砂漿列為發展和鼓勵項目之一,可享受設備進口等有關稅收的優惠政策。原國家經貿委在《散裝水泥發展“十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發展預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漿,實現散裝水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財政部、原國家經貿委下發的《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辦法》中規定“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使用范圍包括:新建、改建和擴建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干混砂漿建設項目貸款貼息;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干混砂漿科研、新技術開發、示范與推廣”。 商務部、公安部、建設部、交通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城市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發展預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漿的發展,確保建筑工程預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漿的供應”。
商務部、財政部、建設部、鐵道部、交通部、技術監督檢驗檢疫局、環保局以五部兩局部長令形式下發了《散裝水泥管理辦法》(2004年第5號),辦法指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鼓勵發展預拌混凝土和干混砂漿”。
2004年3月18日建設部出臺了《關于發布〈建設部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的公告目錄》(建設部公告第218號),公告指出“大中城市發展砂漿的專業化集中生產和商品化供應,有利于提高砂漿質量,減少城市環境污染,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把預拌砂漿和干混砂漿應用技術列入推廣應用技術目錄。
2、干混砂漿市場分析
干混砂漿的出現填補了建筑材料的一項空白,完成了對建筑工業的一項重大革新。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和建材生產企業對該項目表示出很大的興趣。從國內京、津、滬等地的推廣使用狀況來看,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再加上近年來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屢屢出現,使得干混砂漿的政策面環境很好。
a、國際市場
干混砂漿早起源于歐洲。二戰后,隨著建筑化學工業的發展,特種干混砂漿產品迅速崛起,到20世紀70~80年代,商品砂漿在歐美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產業,其生產的產量占到全球干混砂漿產量的近半以上,占其建筑砂漿的80%以上,砂漿現場攪拌量越來越少。
亞洲已成為干混砂漿發展的新興市場。在東南亞及東亞,干混砂漿產品的發展集中于大城市,在這些城市內,經濟增長迅速,人口增加也很快,對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砂漿產品由現場攪拌轉為干混砂漿。新加坡政府規定所有砂漿必須“干粉”化;韓國干混砂漿生產開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鑒于干混砂漿的施工效率和質量都優于傳統的現場攪拌,干混砂漿在韓國得以迅速發展。除此之外,在東南亞的越南等國在未來的幾年內也會加快干混砂漿發展。這都會影響中國干混砂漿市場
b、國內市場
我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研究引進預拌砂漿技術,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出現具有一定規模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廣州、烏魯木齊等大型城市中,成為我國干混砂漿行業的排頭兵。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國外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的引進,干混砂漿行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必將會從東南沿海、大型城市向中西部地區、中型城市燃起燎原之火。
二、干混砂漿生產設備及其市場分析
1、干混砂漿生產設備
干混砂漿生產設備是用來混合普通砂漿和特種砂漿的聯合裝置,其類型較多,按其混合方式可分為單混式干混砂漿生產設備和雙混式干混砂漿生產設備兩種形式;按其結構可分為簡易式干混砂漿生產設備、階梯式干混砂漿生產設備、塔樓式干混砂漿生產設備等三種形式。每種形式的生產設備都是根據不同的場地、資金、產量、環保性等方面的不同而制造的。
2、干混砂漿攪拌設備的市場分析
1)、市場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西方國家干粉砂漿生產的經驗,一般約55萬人口擁有一家干混砂漿廠。目前德國大約擁有年產10萬噸以上的干粉砂漿工廠約150余家,其中maxit集團在本國及歐洲共擁有100多家干混砂漿廠,2000年生產干混砂漿約600萬噸。法國的Weber & Broutin 集團在歐洲14個國家設有約近70家干混砂漿企業,并且在亞洲、南美、中東設有分廠。德國用于干混砂漿的水泥用量已占水泥消費總量的近20%。
如果按照此經驗來推算,我國大約需要10萬噸以上規模的干混砂漿廠2500余家。
2)、資金來
大型砂漿生產設備因組成結構比較龐大,設備造價較高,加上土地征取、廠房建設、配套設備購置等投資,整個項目造價非常大,對用戶資本要求較高,這給干混砂漿設備的推廣使用帶來了障礙。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解決:
a、可以通過獲取當地政府的資金扶持,取得貸款、稅收的優惠政策;
b、一些技術含量低、制作難度低的部件,如鋼結構,可由生產企業提供圖紙,用戶當地外協的方式,降低設備的投入成本。
c、采用按揭貸款、或融資租賃方式簽訂供貨合同,緩解客戶的資金壓力。
d、通過尋找合伙人的方式進行項目合作,分攤資金壓力。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從程度上減少用戶的資金投入,降低用戶的資金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