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引導機制砂石行業加強質量管理、優化產業布局、加快綠色發展,促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原材料司組織起草了《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并已于近日向各界公開征求意見。
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幾點給尾礦、鋼渣、建筑垃圾等固廢機制砂帶來利好前景:
1、建設用砂石是構筑混凝土骨架的關鍵原料,年產500萬噸及以上的機制砂石企業集團生產集中度達25%,利用尾礦、建筑廢棄物和石料等固廢制砂石產量占比達30%,逐漸成為我國建設用砂石的主要來源。2、加快技術創新。以機制砂石的顆粒整形、級配調整及節能降耗、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和工藝為,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強裝備、工藝與巖石匹配性研究開發,加大對破碎等關鍵裝備研發投入。提高制造工藝裝備的自動化、機械化程度,推廣使用變頻、智能控制等節能技術,袋式除塵等減排技術,尾礦利用等綜合利用技術。整合上下游的創新資源,搭建行業技術創新和交流平臺。
3、“優先支持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和國務院規定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充分利用建筑廢棄物和尾礦等當地固廢資源生產機制砂石,統籌考慮園區化發展,加快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5、發展循環經濟。鼓勵利用尾礦、建筑廢棄物和石料等加工生產砂石骨料,節約一次天然礦產資源。規范河道砂石資源管理,鼓勵河卵石機制砂石與河道疏浚統籌結合。不斷提高工業固體廢物再生利用的比例,鋼渣制砂生產線是鋼鐵集團固廢利用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4月下旬,江蘇省政協委員調研組赴無錫、蘇州開展監督性調研。
位于蘇州的沙鋼集團是大型鋼鐵企業。2018年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時,督察人員發現企業部分生產環節煙塵污染,同時沙鋼集團長期累積的百萬噸鋼渣等工業固廢堆放在長江岸邊。
4月23日,調研組來到了鋼渣堆場上。沙鋼集團董事局常務執行董事、有限公司總經理施一新陪同調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榮平詢問怎么處理,能不能做建材。
“可以做建材,目前我們已經和海螺水泥等客戶簽訂鋼渣購銷合同320余萬噸。”施一新答。
“沙鋼吃了鋼渣的虧,不少鋼鐵企業都有類似的問題。鋼渣重堆放輕利用,這不僅是污染隱患,也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江蘇省政協委員、民盟蘇州市專職副主委毛昌寧說。
去年民盟蘇州市委會鋼渣回收利用專門做了調研。毛昌寧建議:要合理規劃提高鋼渣綜合利用效率的實施方案,促進鋼鐵行業與下游建筑、建材、交通等行業聯合解決鋼渣循環利用問題。
毛昌寧表示,鋼渣碎石具有強度高、耐磨和耐久性好、穩定性好、與水泥結合牢固等優點。希望在政府項目中加大推廣使用鋼渣代替傳統砂石骨料用于道路建設。在招投標中應將鋼渣利用企業單獨考察。
鋼渣制砂生產線鋼渣處理主要是為了回收里面的鐵,整套鋼渣處理設備主要包括破碎機、細碎機、篩分設備、磁選機、輸送機等組成、破碎和細碎是為了讓降低進入磁選機設備的進料細度,為了更好的回收鋼渣中的鐵粉。因而鋼渣的細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鋼渣選鐵的效果。細碎機出來的鋼渣細度越細,鋼渣選鐵的效果越好。我們河南科帆生產的VSI新型制砂機(新型沖擊式制砂機)是目前鋼渣細碎效果,出來的粒度小的設備之一。該設備不僅是機制砂生產加工領域的設備,而且也是硬質鋼渣細碎,硬質礦石細碎的佳品。
鋼渣重堆放輕利用,這不僅是污染隱患,也會造成大量資源浪費。鋼渣制砂生產線通過將鋼渣加工成砂石助力了鋼鐵集團的固廢利用,同事能夠為鋼鐵集團帶來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