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森;李寧;翁啟涌;;[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張中春;秦德良;張鵬飛;朱曉風;倪秋良;劉新建;;[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李永維;;[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張乃良;鞏漢強;劉勝;;[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陳俊;侯占武;張麗麗;;[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月秋;蘇蔚;孫靖;張成波;;[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009年 郝祿祎;宋少剛;;[A];2009年河北省冶金學會煉鐵技術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
對貴溪電廠125 MW機組配置DTM320/580型鋼球磨煤機的制粉系統進行了優化運行調整試驗,在保證制粉出力和煤粉細度的前提下,制定了制粉系統的合理運行工況,成功地降低了制粉電耗達4~5 kW·h/t,為電廠運行年節約電耗540萬kW·h.
對貴溪電廠125 MW機組配置DTM320/580型鋼球磨煤機的制粉系統進行了優化運行調整試驗,在保證制粉出力和煤粉細度的前提下,制定了制粉系統的合理運行工況,成功地降低了制粉電耗達4~5 kW·h/t,為電廠運行年節約電耗540萬kW...
。彭廣虎,李同策,李德存,劉明杰,曲麗艷,華峰,孫旭光,劉志超,郭魯陽;[J];山東電力技術;2001年04期 鄭仲金;;[A];福建省科協第八屆學術年會船舶及海洋工程分會論文集[C];2008年 宋憲國;;[A];山東電機工程學會第七屆發電專業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于輝華;趙忠義;解貴生;;[A];高產高效煤礦建設的地質保障技術——陜西省煤炭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09[C];2009年 蔣紹軍;;[A];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安全專業委員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李惠強;涂曉敏;;[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鄭仲金;黃政;;[A];第四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航運分論壇暨2007年蘇浙閩滬航海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
朱松森;李寧;翁啟涌;;[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張中春;秦德良;張鵬飛;朱曉風;倪秋良;劉新建;;[A];全國冶金自動化信息網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戴正祥;楊亮;史忠偉;;[A];2010江蘇省“能源計量與節能減排”論壇論文集[C];2010年 李永維;;[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張乃良;鞏漢強;劉勝;;[A];山東省石油學會油田電力、通信及自動化技術研討會工程技術論文集[C];2009年 陳俊;侯占武;張麗麗;;[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上)[C];2009年 月秋;蘇蔚;孫靖;張成波;;[A];第七屆(2009)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C];2。
0引言貴溪電廠4臺125 MW機組配有4套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其中有6臺DTM320/580型鋼球磨煤機,一直存在磨煤機電流偏大、制粉系統電耗偏高的問題。為優化該廠制粉系統運行,降低制粉電耗,提高制粉系統運行經濟性。江西省電力科學研究院動力所于2005年9月對該廠1號鍋爐的制粉系統進行了優化運行調整試驗研究。1設備概況貴溪電廠1號爐系上海鍋爐廠生產的SG420/140-M414型超高壓中間再熱自然循環煤粉鍋爐,采用“Π”型露天布置,中間儲倉式鋼球磨煤機熱風送粉系統,設計燃用淮北煙煤。主要設計參數見表1。給煤機為電磁振動式給煤機,出力為0~60 t/h,磨煤機均為DTM320/580型,其設計參數見表2。因排粉風機風量偏高,該廠1996年對葉輪進行了改造,改造后風量較以前小。表2制粉系統設計參。
摘 要:我廠^#11爐制粉系統采用的是中間儲倉式制粉系統。裝設有兩臺鋼球磨煤機及其它主要設備。1993年3月投產運行,1994年10月次大修。自1996年1月以來,由于傳動部分的安裝質量問題而引起的缺陷不斷。。
荊門熱電廠2臺200MW燃煤機組共有8臺DTM320/580鋼球磨煤機,兩臺機組分別于1982年12月及1983年12月建成以來,鋼球磨煤機共燒大瓦11次,修復費用16萬余..."> 荊門熱電廠2臺200MW燃煤機組共有8臺DTM320/580鋼球磨煤機,兩臺機組分別于1982年12月及1983年12月建成以來,鋼球磨煤機共燒大瓦11次,修復費用16萬余..."> 荊門熱電廠2臺200MW燃煤機組共有8臺DT M320/580鋼球磨煤機,兩臺機組分別于1982年12月及1983年12月建成以來,鋼球磨煤機共燒大瓦11次,修復費用16萬余元。修復一臺大瓦時間平均約45天,每減一臺磨煤機,按少載負荷20MW計算,少發電約2.3億kW·h。 1988年2月,荊門熱電廠應用安全系統工程事故樹的分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