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石墨化工藝及設備的改造和發展-《輕金屬》1999年第07期:焙燒毛坯石墨化是石墨電極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工序,石墨電極的理化性能很大程度上是由石墨化的溫度決定的,石墨化溫度應在2500℃以上。目前石墨電極生產使用的石墨化爐都是電熱爐,即用大量的電能將制品加熱到石墨化所需的高溫,生產1t石墨電極約耗電6000kW.h。在石墨電極生產中,大約80%的電消耗在石墨化過程中。隨著電爐煉鋼技術的發展,大型超高功率電爐逐年增加,超高功率電極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生產高質量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石墨化溫度應達到2800~3000℃,這樣耗電會更大。因此,石墨化生產工藝及石墨化爐應在不影響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限度地減少電能消耗。石墨化的方法按加熱方式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按石墨化爐和供電裝置的相對位置,可分為移動式和固定式;按運行方式可分為間歇式和連續式;按用電性質可分直流。
選礦工藝流程/選礦工藝/石墨選礦生產線/選礦灰生產線/重選設備:我公司有成套的設備、磁選工藝設備,適用于石墨選礦、礦灰選礦。石墨選礦生產線和礦灰生產線的選礦方法有浮選、電選、重選等,應用廣泛的是浮選法。鱗片石墨具有較好的可浮性,因此,大都采用浮選法進行分選,在使用浮選藥劑中,國內通常用煤油或柴油作捕收劑,二號油或新型浮選油作起泡劑,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四號油被認為是理想的石墨選礦起泡劑。 磁選工藝流程:原礦石→振動給料機→粗鄂破→細鄂破→干選輥 →圓盤式給礦機(槽式給礦機/擺式給礦機,三選一)→球磨機→分級機(高頻篩,二選一)→磁選機(粗選)→磁選機(掃選) →磁選機(精選)→精粉 浮選工藝流程:原礦石→鄂式破碎機→圓振動篩→→螺旋分級機→攪拌桶→浮選機 浮選工藝流程:原礦石→鄂式破碎機→圓振動篩→球磨機→螺旋分級機→攪拌桶→浮選機選礦工藝。
石墨生產工藝、石墨球的生產過程及石墨制造設備: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石墨生產工藝、石墨球的生產過程及石墨制造設備1、3r型和2h型石墨的分離設備2、半顯晶天然石墨制造方法3、爆轟法制備納米石墨粉的方法4、爆炸合成金剛石的膨脹石墨法5、超細石墨粉體制備方法6、低腐蝕性可膨脹石墨的制備方法7、低堿量稀堿液制造精制石墨的方法8、低硫可膨脹石墨的制造方法9、低硫可膨脹石墨制造方法10、電碳石墨生產的磨礦工藝方法11、二氧化鈦包覆石墨復合顆粒的制備方法12、放射性石墨的處理方法13、高倍率膨脹的鱗片石墨的制造方法14、凈精煤及高純石墨粉煉制工藝和設備15、可變形的石墨復合材料16、可膨脹石墨的新制備方法17、可膨脹石墨的制法18、可膨脹石墨的制造方法及其裝置19、可膨脹石墨的制造裝置20、可膨脹石墨及其制造方法21、可膨脹石墨。
:一種中空石墨電極成型工藝及設備,它以石油焦、煤瀝青、瀝青焦為原料、經煅燒,粉碎篩分、配成糊料、加熱到120-130℃,填裝在一同軸套管式鋼模的環形截面內。在1.0-1.5公斤/厘米 一種中空石墨電極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將加熱到120-130℃的電極糊料,裝入一個同軸套管式鋼模環形截面內,在1.0-1.5公斤/厘米↑[2]壓力,振動2500-3000次/分下,立振振動7-8分鐘后,將電極料從鋼模中推出,水冷卻即可。。
:本發明涉及的是煤或石墨的化學方法深加工。特點是采用覆蓋式反應過濾器作主反應設備同時又是固液分離過濾設備。它的外殼為鋼制圓筒,內噴防腐材料,筒內有1數百根防腐材料制成的濾元,用鹽酸和氫氟酸先后打入覆蓋式反應過濾器中將處理原料均勻地按大、中、信粒分布覆蓋在濾元上,原料中的灰分、溶解在酸液中被分離出來,原料再經清洗、烘干、吹掃、包裝入庫,整個處理過程均在覆蓋式反應過濾器中完成。 酸法處理煤粉或石墨粉,制取高純度煤粉或高純石墨粉煉制工藝過程,其特征在于:生產過程中的酸處理、水洗、烘干、吹掃整個處理過程都是集中在復蓋式反應過濾器內完成,煤粉或石墨粉不移動,是被處理原料的固定床,生產流程是經過處理的煤粉或石墨粉經計量后送入濃度為5~20%的鹽酸箱(11)內加熱攪拌60~100℃,泵入復蓋式反應過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