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褐煤摻燒的磨煤機防爆研究-:摘要:電煤供應緊張,煤炭價格持續走高,電廠的庫存煤炭不斷下降。目前電廠煤種供應多樣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給電廠鍋爐長周期運行、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隱患。入爐煤煤種是影響燃燒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難以保證燃燒設計煤種,需要摻燒燃用一些揮發分較高的褐煤,在燃用高揮發分褐煤時,制粉系統極易發生自燃、爆炸等不安全情況,鍋爐也容易出現滅火、爆燃現象,鍋爐非計劃停爐事故增多,機組經濟安全運行指標下降,許多鍋爐低負荷穩燃能力差,正常燃燒難以維持,很難滿足正在日益加大的電網峰谷差的調峰要求。 我國火電廠大型機組(300MW以上)一般配用的制粉系統是正壓直吹系統。實際情況表明,不論國內還是國外的使用正壓直吹制粉系統的電廠都曾發生過著火或爆炸。因此有必要分析正壓直吹制粉系統的著火和爆炸問題,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褐煤鍋爐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出力的試驗研究-維普網-倉儲式在線作品出版平臺:摘 要:上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都電廠)一期、二期4×600MW機組鍋爐燃用錫林浩特勝利煤田的褐煤,在進行制粉系統的選擇時.依據熱平衡計算結果和西安熱工研究院的試燒結論.同時考慮到鍋爐能夠實現長期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以及中速磨煤機有更大的煤種適應能力和運行調節裕度。設計中采用了較高的一次風率.設計磨煤機通風量37.80kg/s。通過試驗研究得出:在設計通風量時.當磨煤機入口風溫達到設計出力要求的風溫值,磨煤機出力卻達不到值,只達到出力的75%~80%;對高水分褐煤采用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磨煤機入口通風量的選擇應在40kg/s以上.才能滿足干燥和通風出力;在已采用的磨煤機入口通風量下保證鍋爐燃燒穩定。通過對磨煤機的配風及煤粉細度調整,可提高磨煤機的出力.從而提。
褐煤鍋爐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出力的試驗研究-:劉洪;柴桂森;唐軍生;;[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自然科學篇)[C];2004年 趙志軍;;[A];發耳電廠4×600MW機組工程施工論文總結匯編[C];2010年 孫瑞;茅民強;曹德明;小輝;喜平;莊清泉;肖伯樂;;[A];2004電站自動化信息化學術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翟德雙;;[A];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學術論文集(2002-2003)[C];2005年 張自成;費敏銳;;[A];第七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曹暉;司剛全;張彥斌;賈立新;;[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曹海波;;[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翟德雙;;[A];。
褐煤鍋爐磨煤機選型和煤粉水分選取的探討-:于載澤;;[A];中國的經濟建設與21世紀的物料搬運技術——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料搬運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張自成;費敏銳;;[A];第七屆工業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張自成;費敏銳;;[A];儀表及控制系統功能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張太平;;[A];湖北省電機工程學會電廠化學專委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于載澤;;[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料搬運專業學會第三屆年會論文集[C];1988年 張立國;江治飛;車玉滿;劉德軍;郝博;;[A];2010年全國煉鐵生產技術會議暨煉鐵學術年會文集(下)[C];2009年。
琿春發電廠褐煤鍋爐磨煤機出口溫度的確定-:劉仁德;胡申輝;徐家倬;;[A];第十屆全國設備監測與診斷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李彥林;杜增輝;;[A];制造業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劉道林;曾慶球;;[A];2004年全國煉鐵生產技術暨煉鐵年會文集[C];2004年 孫瑞;茅民強;曹德明;小輝;喜平;莊清泉;肖伯樂;;[A];2004電站自動化信息化學術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馬暉;金建新;;[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能源科技分論壇論文集[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