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國內外水泥市場競爭激烈,正是因為具有了文中描述的綜合優勢,使得研究所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一是堅持技術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這么多年來,研究所的科研課題都是圍繞著水泥企業遇到的難題開展,每年在研課題保持在30~40項,科研計劃完成率在90%以上,省級以上重大科研項目的完成率接近,每年投入6000多萬元用于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目前,研究所在研的課題5項,通過自主創新、引進技術再創新和科研成果集成創新,研究所取得了一大批研發成果。其中“大型生料立式磨粉磨技術的研究及裝備開發”、“大型輥壓機節能粉磨技術及裝備的開發”等9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摻電石渣煅燒水泥生產工藝流程熟料新型干法工藝的研究”為國內創建。由于研究所的科研貼近實踐,貼近企業,因此,這些科研成果為企業所應用的步伐大大加快。
二是堅持科技成果產業化。20多年前,研究所便在全國眾多科研院所中率先開始了關于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探索,其間經歷過曲折和坎坷,有經驗也有教訓。早研究所是通過技術轉讓或合作辦廠,后來是自己辦廠,而現在是掌握核心技術和品牌效應,以“四兩撥千斤”,利用社會資源、人力,大力發展實力雄厚的外協加工,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逐漸形成了以“組裝廠”、“虛擬企業”這種科研院所辦產業的成功模式,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也大大縮短了技術完善所需的時間。
科研成果不僅要使其變成產品,而且要將其變成高質量產品,研究所近年來注重品牌建設。2007年,HFCG系列輥壓機榮獲中國高質量產品稱號,開創了建材行業科研院所自主研制的產品獲中國的先河。除輥壓機外,由研究所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提升機、定量給料機、篦冷機等13類產品被評為建材行業產品。2009年,研究所DS組合式高效選粉機和控制流篦冷機同時獲得安徽省產品稱號。現在研究所已經形成粉磨、煅燒、環保、計量控制、物料輸送、耐磨材料和鋼結構等七大類產品,擁有3個科技產業園。
三是綜合優勢明顯。研究所具有較高的設計資質,能夠設計各種規模、各種生產方式的水泥工廠,名列中國水泥設計前列;裝備力量強,名列全國建材裝備行業前列,能為6000t/d水泥熟料及以下不同規模的生產線提供全套主要裝備。以科研提高裝備技術含量和設計水平,以設計帶動裝備的銷售,為科研落實試驗點,以產業促進設計的優化,并為科研提供充足的研發經費,使得研究所設計的水泥工廠具有鮮明的技術特色,在子系統與整條生產線的銜接上渾然天成,在工廠的運轉和售后服務方面均較那些拼盤式的水泥工廠具有明顯優勢。而圍繞水泥企業生產難題不斷展開并深入的科研課題,也為研究所設計的這些生產線能夠不斷“升級”創造了條件。
正是因為具有了這些綜合優勢,使得研究所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現在研究所承擔的成套設備出口和國外工程總承包建設項目遍布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外經營業額已從2002年的300萬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4億美元,8年間增長了133倍。現在研究所50%左右的收入來自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