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技術研究,加強信息交流,保護品牌,積極介入競爭是開發中國破碎機市場的樞紐。設備制造商也有必要保護自己的產品形象,在創立品牌意識的同時,要給自己樹立質量和信譽的企業形象。
金屬礦山、貴金屬礦山已充分把握了“多碎少磨”的理論,故出產中但愿在節電、降耗條件下,配置出產能力為6~50t/h(日處理量50~500t)、排料粒度在8~12mm之間破碎產品的破碎機。非金屬礦出產固然不像金屬礦那樣復雜,但其要求多在破碎產品的白度和細度方面。首先要求破碎機盡量避鐵,以保持物料的白度;其次多要求產品粒度細,如進料粒度150mm,要求產品粒度為0.11~0.246:nm的占80%或更多。
目前,海內還缺乏中小企業用的比較完整和定型的,能滿足不同礦種、不同產品細度要求的破碎工藝出產線,特別是很難滿足對高硬度白色物料的破碎。究其原因除出產廠家多、產品品種多、用戶選型比較難題外,還有一個原因,即統一規格產品,往往由不同廠家出產,實在際出產能力也有差異。此外,很多用戶對各種破碎機并不了解,在選購設備時也不花功夫,只是道聽途說某種設備好,自己也隨著買,這是大的、也是較輕易出錯誤的。真正要買好的破碎機,建一條好的出產線,首先要對各種破碎機有全面的了解,不要單聽設備廠家的宣傳,也要聽專家及設計單位的意見,這樣不會造成投產后,因不能及時達產而造成能源、基建資金等方面的鋪張,造成出產本錢加大。因為經濟的原因,小型破碎機是目前海內開發、出產的熱門,因而制造廠家較多。用戶在選購設備時要充分考慮技術經濟題目,不可只看購買時投入少,而忽略了經濟本錢的核算。很多用戶買不好破碎設備的原因之一是忽視了咨詢海內破碎摧毀專業的專家很多,他們的較大特點之一是愿意助人,因此,多向專家咨詢是十分必要的。
盡管我國破碎理論及破碎設備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變化不大,但是人們仍在不斷地探索,尋求一種新的破碎理論,用來代替或者進一步解釋傳統的三太破碎理論。因為市場經濟的影響,目前真正進行破碎理論及破碎機研究的人甚少。但研究仍在艱苦地進行,收效不大。因為礦山建設減少,致使大型破碎機的銷路不暢。中、小型礦山雖有建設,但在遵循基本建設投人要小.效益要高的原則下,迫使各制造廠家都在研究節能、降耗、高效的小型機及改造型機的腔型、結構等方面下功夫,推出了一些新產品,如高效顎式破碎機、PSH系列雙腔回轉破碎機、振動破碎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