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道路二灰碎石路拌法施工經驗

    寫作時間:2014-06-09 瀏覽次數:
    1施工程序及方法 1.1 清底測量放線即對底基層進行質量檢 查,清除表面浮土及其它雜物,放出路中線、路邊線和施工標高控制樁。①恢復線路控制點(中線)。②測設樁, 按每20—25m整樁號的暗樁和曲線起止點等控制路基的各點測設,暗樁面用紅漆寫明
    1施工程序及方法
    1.1 清底測量放線即對底基層進行質量檢查,清除表面浮土及其它雜物,放出路中線、路邊線和施工標高控制樁。①恢復線路控制點(中線)。②測設樁, 按每20—25m整樁號的暗樁和曲線起止點等控制路基的各點測設,暗樁面用紅漆寫明里程樁號。③測量出各樁左、中、右三點的高程,做好記錄,計算出各 樁號左右兩側的路基填筑高度。④按路基設計頂標面寬度加余寬30-50cm(以保證路面設計寬度和壓路機械的碾壓質量而增加的寬度),放邊線點,再用白灰 沿邊線撒形成兩條白色的邊線作為填土范圍的明顯標記。⑤分層計算路基的設計寬度。以備在施工中根據施工進度隨時放出填土邊線,滿足施工需要。
    1.2 準備下承層二灰碎石施工前,應對路槽進行嚴格驗收,驗收內容除包括壓實度、彎沉、寬度、標高、橫坡度、平整度等項目外,還必須進行碾壓檢驗,即在各項 指標都合格的路槽上,用18—21t壓路機連續碾壓2遍,碾壓過程中,若發現土過干、表層松散,應適當灑水繼續碾壓;如土過濕、發生翻漿、軟彈現象,應采 用挖開晾曬、換土、外摻劑等措施處理。路基必須達到表面平整、堅實,沒有松散和軟弱點,邊沿順直,路肩平整、整齊。
    1.3 材料回填
    1.3.1 布土①布土時應根據所需土料的松散系數和基層厚度來確定土的壓實厚度(規范規定或經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厚度)計算卸車數量。自卸汽車從取土場把土運到鋪 筑現場,從一端開始,前后成行等距離布土。只要把布土的位置和密度掌握好,可提高攤鋪速度。②按規定厚度進行攤鋪。一般情況如果用推土機進行攤鋪虛鋪系數 一般1.2~1.3,若用平地機進行攤鋪虛鋪系數一般為1.1~1.2。由于土質不同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虛鋪系數。③基層碾壓。對基層備好土料進行碾壓, 使它能承受運料機械重力即可。
    1.3.2 碎石根據測定碎石的松鋪系數,在經過監理驗收合格的已經整平穩壓的土料上攤鋪上碎石(碎石標準按設計要求定),攤鋪寬度按拌和寬度定,攤鋪厚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攤鋪均勻。
    1.3.3 備灰①在經過監理驗收合格的已經整平碎石上打出攤灰邊線和灰條寬度線。②石灰使用前必須過篩(篩孔3~5㎝),以剔除未消解石塊。③石灰運到現場后立 即按計算數量(路拌法施工時計算石灰數量應考慮1%的損耗)碼成三角形灰條。制作灰條卡尺,施工員隨時控制備灰數量。④灰條碼成后由施工人員自檢合格后, 填報資料向監理報驗。⑤經監理驗收合格的石灰必須盡快(24小時內)采用扣掀攤灰方式將石灰均勻地攤鋪在碎石層上,攤鋪完成后施工人員和監理按照計算的石 灰虛鋪厚度進行檢測,發現不均勻處及時處理。⑥攤灰現場不允許出現石灰中的石塊和未消解的石灰。
    1.3.4 布水泥布水泥是一般采用人工裝、卸、布水泥的方法,把運輸到位的袋裝水泥用人工均勻的卸到以打好的網格內,用鐮刀割開水泥袋,用人工布水泥時,應均勻的把網格中的袋裝水泥布開,布完水泥后應使刮板刮勻以便拌和。
    1.4 原材料拌和即根據測定的松鋪系數,將碎石和石灰的原材料攤鋪在土料上。使用中制式拌和機將碎石、石灰拌和一遍。在拌和過程中,要及時檢查拌和深度,使全深度拌和均勻。撒水車起撒處和調頭處應超出拌和段2米以上,防止局部水量過大。
    混合料要色澤一致,無灰條、灰團和“花臉”,并且含水量適當。拌和時應注意杜絕夾層及接頭處漏拌。
    1.4.1 整形混合料拌和均勻后,立即穩壓,使用履帶機械快速表面穩壓兩遍,或用壓路機輕碾兩遍。通過穩壓使混合料相互間不易滑動,并且將不平整的地方暴露出來,再重復以上步驟用平地機初步整平和整形。
    1.4.2 碾壓成活整平符合要求后,用12t以上振動壓路機按“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低后高、先穩后振”的原則碾壓數遍,表面無明顯輪跡,干密度符合要求為止。
    1.5 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再加部分生石灰重新拌和,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
    1.6 檢驗試驗員應盯在施工現場,碾壓遍數完成后,立即取樣檢驗壓實度,及時拿出試驗結果,壓實不足要立即補壓,直到滿足壓實要求為止。碾壓成型后的2日內完成平整度、標高、橫坡度、寬度檢驗,檢驗不合格的必須采取措施預以處理。
    2施工控制要點
    2.1 材料是基層質量基本的影響要素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在選材上應做到質量經濟比較,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經濟。
    2.1.1 碎石碎石應采用多棱角塊體,表面清潔無土,具有較高強度、韌性和抗磨耗能力。
    2.1.2 水泥二灰碎石的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泥的用量。過多的水泥用量雖可使二灰碎石強度增加,不僅增加造價,而且加大二灰碎石的收縮裂縫產生。因此,在保證基層材料強度和穩定性的前提下,應采用盡可能低的水泥用量。
    2.1.3 石灰石灰各項技術指標的要求,采用消解后的石灰,石灰要分批進料,做到既不影響施工進度,又不過多存放,盡量縮短堆放時間,如存放時間稍長應予覆蓋,并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2.1.4 水凡符合設計要求的水皆可使用,遇有可疑水源,委托有關部門化驗鑒定。
    2.1.5 拌合在路拌時,應派專人跟隨拌合機,隨時檢查拌合情況,及時調整拌合深度,既能滿足拌合深度,又不破壞底基層上表面。
    2.1.6 碾壓基層如發現翻漿、輪跡明顯、表面松散、砂粒徑超標等有外觀缺陷應徹底處理。標高不合適的,高出部分用平地機刮除,低下的部分不準貼補,標高合格率 不低于85%,實行左中右三條線控制標高。壓實度、強度必須全部滿足要求,否則應返工處理。
    2.2 養生碾壓成活后的水泥穩定碎石的形成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結構層的濕度和養護溫度。養生過程對水泥穩定碎石的強度增長,防止早期開裂,板體的形成 都有重要的影響,但往往被忽視,因此,應做好保濕養生工作,養生期宜不少于7d。養生應及時,在碾壓結束壓實度檢驗合格后,立即開始養生。
    3結語
    在沿海堤防道路施工中,加強二灰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藝科學管理,能有效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工程強度,延長工程壽命,為保護沿海交通線發揮作用,打下良好基礎。
    本文標簽: 二灰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