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燒結廠破碎系統存在問題及改造

    寫作時間:2018-08-01 瀏覽次數:
    某燒結廠破碎系統原采用三段破碎,為提高生產能力,該廠新增設了一段篩分——破碎系統,作為第四段破碎。新系統投產后,綜合經濟效益不進則退,令該廠很是著急。通過認真分析

    某燒結廠破碎系統原采用三段破碎,為提高生產能力,該廠新增設了一段篩分——破碎系統,作為第四段破碎。新系統投產后,綜合經濟效益不進則退,令該廠很是著急。通過認真分析,該廠對新增的第四段破碎進行了改造,生產能力終達到了預期。

    一、新的四段破碎系統及存在問題

    新的四段破碎流程如下圖所示。下部四篩分及液壓圓錐破碎機即為新增的破碎段。

    通過分析,該新的破碎工藝存在以下問題:

    1、供料系統設置不合理

    (1)供料粒度沒有滿足新建破碎機供料的技術條件要求。設計供料粒度60~0mm,實際20~Omm,多缸液壓圓錐破碎機破碎帶的幾何尺寸與給料粒度組成不相適應。

    二、改造方案

    1、改變多缸液壓圓錐破內外襯板幾何尺寸。以適應由于給礦粒度變化而引起的破碎效率低,破碎過程所產生的合格產品含量少的問題。現內外襯板給料口寬度為76.2mm排礦口寬度一般控制在9~11mm,內外襯板破碎帶基本不形成平行破碎帶區段,而是形成一個類似倒立直角三角形幾何形狀的破碎帶;加之目前的流程實現不了擠滿給礦的條件,動錐偏心角又僅45°,動錐行程僅50.8mm,與西蒙彈簧破碎機相比,分別低4~5倍,沖擊力小。所以,當給料粒度偏小時,孔隙度大,物料滑動大,破碎帶中上部基本沒起到利用礦石間的互相擠壓破碎的功能,而僅依靠破碎帶末端襯板對礦石的擠壓實現破碎的功能,造成破碎時間短,破碎次數少,新生合格產品含量低。加之動錐偏心運轉,又引起部分半成品從排礦口大面滑出。這種高效破碎機不但利用襯板的沖擊對礦石的擠壓產生壓碎的功能,而且利用大塊礦石小塊礦石的擠壓產生礦石間的壓碎功能。而目前的給料粒度沒有滿足其設備的給礦條件,造成種功能效率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降低了破碎效率。

    具體改進辦法是給料口寬度由76.2mm改為50mm以下,破碎區段平行帶不小于250mm,具體參數可通過實踐完善。

    2、改變新建篩分機篩孔幾何尺寸,以適應礦石產品粒度特性,提高篩分效率。該礦目前采用的12×50mm長條形篩板,篩分效率達92%。具體改進途徑是由現篩孔10.5×10.5mm方孔改為12×50mm長方形篩孔。

    3、改變給礦礦倉間隔墻結構。礦倉間的隔墻高度應小于1100mm。

    通過上述改造,該廠破碎系統原存在的迫使生產能力降低的各種問題均得以解決,整條生產線穩定流暢的運轉,終生產能力提高了50萬t/a,相當成功。

    更多破碎系統改造信息,可點擊咨詢: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