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退休的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她迎著困難上,勤奮刻苦的從頭學起,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她算了一下,600天,平均每兩三天學一句,到時候也可以學會兩、三百句,能和外國友人交流,服務世博、奉獻世博,展示上海老年志愿者風采。
決心下定,說干干!徐愛芳立即報名參加了周家渡街道舉辦的迎世博英語口語班學習。同班同學有的是大學生,年紀輕看不起她,說:阿姨,你連字母都認不全,發音又不準,趁早不要浪費時光了!徐愛芳想,我現在不懂,你看不起我,等我學會了,你會改變看法的。她聽人家建議,買了一臺“文曲星”,如獲寶,除了上課以外,每天是隨身帶著文曲星練發音、背單詞、有時睡不著,早上四、五點鐘起來學習。送孫女去幼兒園碰到外語老師說幾句,請指教;在公交車上碰到大學生,也說幾句,請指教。走在馬路上也在背單詞,看到商店英語招牌拼讀起來。有人說她“自說自話有毛病!”她說:“不,我在迎世博中學外語,爭當世博志愿者!”有位大學生開始也瞧不起徐愛芳,說:“年紀這么大,還是呆在家里享清福,學不好浪費時光。”徐愛芳并不生氣,反而主動拜她為師向她求教,背單詞給她聽,請她幫助糾正。
幾個月下來,這位大學生倍受感動,主動向徐愛芳道歉說:徐阿姨,對不起,我小看了你,我向你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堅持一年多下來,隨著迎世博天臨近,徐愛芳掌握的英語單詞量也在天增加。外語班的李老師講:“徐愛芳同學基礎差,進步快,語音也好聽,同學們向她學習!”
世博過半接待百名外賓 用熱情傳遞友好與祝福
今年四月,上海世博會進入試運轉階段,徐愛芳擔任了地鐵七號線云臺路“保暢通”志愿服務站分班站長。她同戰友們一起學習禮儀接待知識,回家以后再翻譯成英語一句一句記在小本子上。
五月一日世博會正式開園,徐愛芳心情十分激動,一清早穿好整齊的制服,佩戴好胸卡,不忘帶上英語單詞本和“文曲星”,同戰友們一起熱情的迎來送往,回答咨詢。突然有一對老年外國夫婦,抱著一個小孩,急急忙忙問她:“Where toilet”,徐愛芳一時緊張,腦子一片空白,竟忘了怎樣回答。外賓走后再想起那不是問“衛生間在哪兒”嗎?自從那次遺憾以后,她又把英語會話背了幾遍,接受教訓,調整好心態,消除緊張心理,主動和外國友人打招呼“How do you do?”外國朋友面帶微笑地對她說“Thank you”,她客氣地回答“You are welcome”。后來再有外國朋友問她洗手間在哪兒,她會用流利的英語回答“Go straight ahead turn right”(一直走然后向右轉),外國朋友夸她英語說得“OK,OK!Thank you!”徐愛芳欣慰地回答:“I wish you a pleasant stay during the Expo senson!”(祝您在世博會期間過得愉快)。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上海世博會已經“時間過半”,徐愛芳先后接待了來自歐洲、亞洲上百名外賓,許多外國朋友主動邀她拍照留念,她邊實踐,邊學習,英語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地鐵站的工作人員講:“徐阿姨英語說得越來越流利了!”地鐵站評她為“地鐵世博志愿者之星”。
58歲的徐愛芳,她的熱情、她的執著、孜孜不倦的精神,她奉獻世博的一片愛心,感動著周圍許多人。社區志愿者和居民夸贊她是“知名百姓”、“和平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