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縣咸水鄉洛江村廣坑槽采石場發生泥石流災害,采石場的車輛被掩埋
因近日連降暴雨,昨天下午1時30分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咸水鄉洛江村廣坑槽采石場發生泥石流災害,正在山腳工棚休息的22名農民工被埋。 截上午11時,此次事故中,已有5人遇難,17人失蹤。 救援進度較緩慢 上午,記者連線正在事故現場的《桂林晚報》記者文燁,他表示,目前挖掘搜救工作仍然在緊張進行中,6臺挖掘機正在一刻不停地工作。凌晨2時,當地下起了雨,搜救工作一度中斷。 “泥石流塌方的面積非常大,目測估計有兩個籃球場的大小。據當地官方預估,塌方的泥石流大概有25萬30萬立方米,厚度達5米左右。”文燁說,“加上泥石流中夾雜著很多花崗巖石塊,挖掘的進度還是比較緩慢的。” 救援指揮部確認,昨天下午2時許,兩名被救工人送往醫院后,一名工人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名工人無生命危險。截上午11時,救援人員已在泥石流下方找到4具遇難者遺體,仍有17人失蹤。 據文燁介紹,事故發生地點是采石場的工棚,目前還不能確認到底有幾間工棚被埋壓。“工棚建在一個山谷的小溝旁,上面的山坡很陡峭。不過工棚有一個小坡作為掩護,平時小的山洪、泥石流都被小坡阻擋,直接進入小溝中流走了。但是這次的泥石流來勢兇猛,小溝一下子被填滿,泥石流接著橫向移動,直接把工棚給吞沒了。整個過程估計也幾十秒的時間,很多人都沒來得及逃生。” “被埋壓的人基本都是在采石場工作的外地民工。平時他們生活在采石場里,事發時,幾個外出買菜的民工幸免于難。”文燁說,“目前遇難和失蹤人員的親屬都還沒有趕到現場。” 連日大雨是原因 廣西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副總工程師何啟仕說,這次事件是由于近日連降暴雨,山體崩塌引發泥石流導致。 “當地已經連續下了一個星期的雨了。”文燁介紹,“尤其是8日和9日上午,更是降下暴雨,雨量非常大。”不過好消息是,昨天下午雨已經停了,目前當地是陰天,這對救援工作無疑是有益的。氣象部門已經到達現場對當地天氣進行精密預報,防止降水造成次生災害影響施救人員安全。 9日,因遭遇特大暴雨災害,廣西國土部門發布了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桂林市區、資源、全州、龍勝、興安、靈川、灌陽、恭城、臨桂、三江南部、融水東部、賀州市區、鐘山、昭平等地地質災害預警等級為黃色預警,由于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可能性較大,國土部門提醒上述地區注意做好地質災害防范工作。 情況仍然很嚴峻 這次泥石流災害只是廣西遭遇強降水后的一個縮影。縱觀廣西全區,近期由于強降水導致的險情并不少見。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局介紹,9日傍晚6時10分,湘江全州水文站出現150.34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水位1.24米。隨著上游洪水的推進,9日傍晚6時48分,桂江桂林水文站出現145.63米的洪峰,與警戒水位基本持平。 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統計,截5月8日夜里10時,共接到各市國土資源局新發生地質災害報告9起,包括危巖崩塌3起,滑坡5起,地面塌陷1起,均為小型災害,無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其中,8日上午,賀州市八步區國土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桂嶺鎮草寺上洞村13組可能發生滑坡,威脅到5間房屋及兩戶群眾共6人安全,當即將6人轉移到安全地帶。當日下午,滑坡發生,房屋受損,但避免了6人傷亡。 而根據天氣預報,新一輪的降水即將到來。 廣西氣象臺專家介紹說,預計,桂林、柳州兩市北部和賀州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桂西北多云,廣西其他地區大部有陣雨,局部大雨。11日到13日,又有一股冷空氣南下,隨著冷空氣和暖濕氣流的共同影響,廣西將再次出現較明顯的降雨,局地有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焦點故事】“要是跑快一點,結果可能不一樣了” 《桂林晚報》記者文燁昨晚在事故現場見到了幾名生還者。 兩名姓陳的采石場工人一身泥濘,臉上的驚恐還未褪去。“當時聽到‘轟’的一聲巨響……”他們說,往山上一看,大堆的泥石從山上傾瀉而下。 他們避開了泥石流下沖的方向,拼命往旁邊的山坡上跑,有五六個人順利逃出。 他們看見,當時有人跑向了半山坡的工棚,但工棚也被瞬間襲來的泥石掀翻,采石場的卡車、吊車等都被掩埋。 待下瀉的泥石流少一些后,幾個逃生的工人跑到原工棚所在地,打了110報警。 在界首骨科醫院,事故中的獲救者,23歲的李之龍身體狀況較為穩定,只是右腳和腰部受到了一些挫裂傷。他是全州縣咸水鄉牯牛村委會石枧村人,家里三兄弟,他排行老大,來到這個采石場開鏟車剛滿三個月。 昨天下午1時30分左右,李之龍聽見門外有人尖叫:“快跑!”叫喊的人是老板娘。李之龍沖出房間,正好面對著山坡,眼前的景象把他驚呆了——大塊的石頭和著泥漿從山坡上翻滾著涌下來。 耳邊老板娘“快跑”的尖叫還在持續,李之龍扭頭往旁邊跑去。跟隨著他跑的,還有一名工友,是個負責放炮的師傅。“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大家都叫他‘胖子’,我也跟著叫。” 和李之龍一起獲救的“胖子”,因傷勢過重身亡。聽到“胖子”去世的消息,李之龍很惋惜:“可惜了,他當時跟在我身后,要是跑快一點點,哪怕兩秒鐘,結果可能不一樣了。” 【焦點鏈接】廣西發現三千五百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 據新華社5月8日報道,目前,廣西新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3514個,其中人為工程活動導致的地質災害發生率正明顯增加。 廣西國土部門共劃分了12898個地質災害易發區,其中百色、河池、桂林、柳州、玉林和梧州等地山區農村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為集中,約占廣西地質災害隱患點數量的70%。 由于2010年的旱災和淺源地震,部分巖溶地區的巖土體松散開裂,山體緊固性發生變化,一旦遭遇強降雨,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也會增加。今年,廣西地質災害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為主,桂東大部分地區,尤其是資源、龍勝等地區則可能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近年來,由于一些施工單位未按照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的要求施工,導致地質體失穩因素增加或加劇,產生新的地質災害隱患。此外,還有眾多位于深山峽谷中的水利工程和線路工程,此類地區的地質環境本來脆弱,在人為工程活動的影響下,也極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廣西國土部門表示,將加強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要隱患點的防控,禁止在地質災害易發區的高危地段、沖溝口、高陡邊坡上及高陡邊坡坡腳下建房或切坡建房,已建房的要做好截排水、護坡、擋土墻等防范措施。 轉自新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