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下發通知,要在全省交通建設領域開展鋼筋混凝土用砂質量專項督察。早在5月9日,江蘇省要求防止海砂進入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工地使用,保證交通工程建設質量。可見,建筑用砂供應緊張,海砂、山砂進入建設工地時有發生。
建筑用砂主要是河砂。由于內河砂石多年超量開采,河道生態環境與安全不堪重負,砂石資源將近枯竭。根據水利部的要求,從6月1日9月30日長江宜賓以下干流河道禁止采砂。與之相呼應,河南省水利廳下發通知,要求對機制砂市場進行調研,為機制砂替代天然砂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禁止開采河砂,是保護長江航道安全和水體生態的重要舉措之一。這會直接削減河砂供應量,而我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推動使用機制砂取代河砂勢在必行。那么,建筑用砂為什么會這么緊缺?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全面推廣使用機制砂還需要如何做?
建筑用砂有其特殊標準,沙漠里的沙子、海砂、山砂都有其問題,天然砂中選擇是河砂。河砂是一種短期內資源,其開采量會越來越小,但是砂石用量卻在增長。供需缺口導致河砂價格一路飆升,今年5月,上海黃浦江港每噸粗砂價格已達114.3元。
隨著環保督察越來越嚴格,禁止開采河砂成為共識。據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研究院內河港航工程研究研究員馬殿光介紹,河砂開采破壞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不僅造成大量河砂揚起,使水體變得渾濁,影響到魚蝦的生存,而且使得沿岸的植物大量死亡,這些植物被沖到河流之后,又進一步使水體環境惡化,影響了水體生態環境。
生態問題之外,大量開采河砂還造成了地質、安全等問題,也衍生了屢禁不止的非法采砂問題。河砂是河床的基礎,過度開采河砂會導致大量河床下陷,河岸塌陷,斷流,徑流量急劇變化等地質災害。地質災害還會導致河岸崩塌,威脅橋梁、堤壩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2013年8月,桂林市七星區朝陽鄉龍門村,長達百米的河岸向漓江坍塌,塌陷寬處達10米。調查發現,附近存在大量采砂行為。
“河砂開采量會越來越小,機制砂成為建筑用砂新方向。”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國際事業二部經理彭運動認為,我國山地眾多、機制砂技術成熟,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改用機制砂,將成為解決建筑用砂短缺的重要途徑。
早在20世紀60年代,水利人員在貴州省貓跳河建設梯級水電站時,開始研究機制砂,并成功把機制砂混凝土用于水電站建設之中。經過50多年的研究,機制砂技術日漸成熟,機制砂混凝土工程應用不斷擴大,逐漸被人們接受。
2011年,湖南省“機制砂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研究”通過評審;2014年,四川省編制“機制砂橋梁高性能混凝土技術規程”;2015年,貴州省出版《貴州機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應用》;2017年,浙江省推廣“機制砂海工混凝土配制及耐久性成套技術”,各地成果不一而足。
“為建設美麗中國,全行業都要支持、鼓勵機制砂。”彭運動說,我國機制砂制備設備齊全、機制砂混凝土技術成熟,高品質的機制砂混凝土完全可以媲美天然砂混凝土。此外,機制砂成本低,以貴州為例,其機制砂成本為每噸60元左右,地制作無需運費,而且對設備的磨耗小,攪拌機、泵車等設備易損件的壽命可延長1/3,在環保、經濟、資源利用等方面,都有著獨特的優勢。
近年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使用機制砂來取代天然砂,以降低成本、解決棄渣難題,已成為一個趨勢。
但是,機制砂推廣并非風順。有的省市交通便利、河砂運輸成本低,使用河砂的技術非常成熟,加之經濟發達,在河砂漲價的情況下也愿意增加投入;有的單位對機制砂的認識還停留在其顆粒不均勻、含泥量大的階段,殊不知機制砂混凝土早已今非昔比,其泵送能力已達300米。于是,我們看到,有的設計單位在文件中強調嚴禁使用機制砂,有的主管單位甚要求炸掉機制砂混凝土工程。
不過我們依然欣喜地看到,山西、浙江、貴州等地都在使用機制砂,其中貴州省推廣機制砂成效為突出。“我們全省工程建設,幾乎都使用機制砂。”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梅世龍說,在各部門的支持下,技術人員堅持研究機制砂混凝土技術,不斷應用于工程建設,并得到了業內外的認可。
“貴州大搞工程建設,面臨的個問題是建筑用砂奇缺。”梅世龍介紹,大量建筑砂石如果都從外地長途運輸,高昂的運輸成本難以承受,而且工期也難以保證。梅世龍說:“貴州必須研究機制砂,這是各方單位達成的共識。”在各部門的支持下,技術人員結合各項工程建設,開展相關技術研究。經過了20年左右的時間,貴州幾乎擁有所有的機制砂混凝土技術,也為貴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節約了大量資金。參與過壩陵河大橋工程的彭運動說:“壩陵河大橋主塔使用機制砂這一項,節約了1億元左右。”
據梅世龍介紹,從1999年開始,他們研究高性能機制砂。2001年,紅楓湖大橋樁基工程機制砂混凝土試驗成功;2007年,馬嶺河大橋承臺工程機制砂大體積混凝土試驗成功;2009年,貴陽南環線推廣鋼管拱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2010年,壩陵河大橋主塔工程機制砂試驗成功;2014年,惠興高速公路推廣塊片石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2016年,平塘河大橋全部工程使用機制砂。值得一提的是,在北盤江特大橋、清水河特大橋工程中,機制砂超高泵送混凝土泵送能力達到300米,機制砂普通強度高性能混凝土、機制砂自密實混凝土等也有應用,大橋的工程質量是機制砂混凝土技術可靠性的有力說明。
“推廣機制砂技術,學習交流很重要。”梅世龍解釋說,目前機制砂混凝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他們也在積極向貴州周邊省市推廣機制砂相關技術、指標和規范,工程建設中也歡迎業內人士前來考察、學習。此舉成效顯著,湖北、浙江、陜西、福建、河南等省市都在積極推廣機制砂的使用;同時,很多設計、監理、業主單位也逐漸主動選擇機制砂。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機制砂與河砂的區別并不是,是混凝土的各項指標。”梅世龍說,破除了對機制砂的偏見,全行業會給予支持和鼓勵的態度,機制砂將會在全國大規模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