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選廠選礦工藝存在的問題及改造建議

    寫作時間:2018-08-01 瀏覽次數:
    某鉬選廠選礦工藝中存在著磨礦效率低,產品粒度不均勻,精礦品位低等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選礦廠經濟效益的提高,鑒于此,本文通過對鉬選廠選礦工藝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下改造

    某鉬選廠選礦工藝中存在著磨礦效率低,產品粒度不均勻,精礦品位低等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選礦廠經濟效益的提高,鑒于此,本文通過對鉬選廠選礦工藝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下改造建議。

    一、鉬選礦廠選礦工藝存在的問題

    1、磨礦分級作業

    (1)球磨機給礦質量較差,+12mm含量約在50%~60%,800t/d系統+20mm含量偏大。碎礦作業應側重設備維護,定期檢查、調整顎式破碎機的排礦口寬度,想方設法提高篩分效率,進一步降低破碎產品粒度。

    (2)球磨機臺時效率尚可,返砂比均不高,溢流細度距西北有色地質研究院推薦的70%-74μm生產要求還有差距。

    (3)分級溢流的粒級組成不合理。粒級分布呈“兩頭大”的馬鞍形,-38.5μm產率更大,該部分包含相當多過粉碎造成的礦泥。應從提高返砂比、及時下落分級螺旋等方面入手,有助于改善分級溢流的粒度組成。

    2、鉬粗選作業

    (1)入選原礦品較低,鉬粗選段回收率不高,38.5~74μm粒級的回收率更高,-38.5μm粒級次之。

    (2)精一尾礦返回800t/d的粗精選,惡化了該段作業環境,同時不便考核管理和工藝評價。

    3、再磨分級作業

    精選段總趨勢是越往后精選作業富集比越小。各主要產物體現出一個共同規律: 從產率看,以-19μm粒級占主導地位,其次才是38.5~74μm粒級,盡管細粒級品位偏低,特別是-19μm粒級低,但金屬含量仍以-19μm粒級多,其次仍是38.5~74μm粒級。精一尾礦-19μm粒級金屬含量占到80.59%,該粒級回收率僅有73.21%,導致精選段作業回收率偏低。

    4、選鐵作業

    選鐵回收率總體不高,主要損失在粗選作業。磁鐵礦在粗選給礦中主要分布在-74μm粒級,在篩下(精礦)中主要分布在-19μm。粗選尾礦中主要損失在過粗和過細粒級。旋流器分級和再磨作業技術指標太差,分級效率僅為22.79%,-38.5μm粒級在溢流中含量僅有22.15%,在排礦為16.50%,再磨效果不好,再磨機能力不夠。

    二、改造建議

    1、磨礦溢流產品的粒度組成是影響鉬粗選回收率的關鍵,仍存在“兩頭大,兩頭難”的問題。-74μm的回收率在85.76%~89.45%,高于整體粗選回收率的水平。應提高溢流產品該粒級產率,完善目前的鋼球添加制度,減少溢流中+105μm的含量。

    2、800t/d粗精選作業的掃選作用不大,應改為精一作業的掃選。其尾礦可再選后單獨處理,不要返回粗選段,避免產生不利影響。藥劑制度仍有不完善之處。

    3、選鉬分級再磨作業存在旋流器溢流粒級偏細和過磨現象,是造成精選段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偏低的根本原因。建議優化旋流器參數,從技術經濟角度探索較好的分級粒度,另外可考慮增設預先脫泥作業和活性炭脫藥的可能。

    4、建議研究pH值與浮選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生產用水偏酸性,雖在球磨機加有石灰,但用試紙在分級溢流和粗掃二尾礦測得pH值約在6左右。精選段隨著加藥量增大越往后堿性越強,后幾次作業pH值約在9~9.5。

    5、選鐵作業關鍵應提高中間產物細度,特別要提高再磨產品細度,保證再球磨機鋼球質量和充填率,提高旋流器溢流的細度,保持合適的給礦量。另外還要從設備能力方面查找原因。

    為了提高選礦效果,鉬選廠不僅要從改造選礦工藝方面入手,還要從改造選礦設備方面入手,選用高效節能環保的選礦設備,如生產的選礦設備,不僅生產效率高,質量好,而且節能低碳環保,對提高選礦指標具有重要作用。更多選礦設備性能、品質、價格等咨詢了解,可致電:。

    本文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