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碎和細碎圓錐破碎機結構方案比較評價

    寫作時間:2014-06-06 瀏覽次數:
    當今世界上,在中碎和細碎的實踐中,采用幾種結構方案;懸臂軸式懸臂軸線式、可動錐上部支承式。在世界實踐中,種結構方案的為普及.例如破碎機、Krupp破碎機和俄國各廠生產的。結構方案的 比較評價可按不同判據進行: 工作過程的保證、零部件的

    當今世界上,在中碎和細碎的實踐中,采用幾種結構方案;懸臂軸式懸臂軸線式、可動錐上部支承式。在世界實踐中,種結構方案的為普及.例如破碎機、Krupp破碎機和俄國各廠生產的。結構方案的 比較評價可按不同判據進行: 工作過程的保證、零部件的力載荷、計算方案的確定性、結構簡單程度機的外形尺寸。

    成功使用必須具備的條件是給料沿破碎腔周邊的均勻分布。具備這種條件可使襯板沿破碎腔周邊均勻磨損并可更充分地利用破碎室,以達到較高的生產能力。在懸臂軸式和懸臂軸線式中,給礦沿破碎腔周邊的均勻分布是靠分配盤的復雜偏轉運動而實現的。給礦從裝在上方的給礦漏斗給到分配盤上。很久以來認為,這種給礦結構與其它給礦結構的相比.具有決定性優點。的使用經驗表明,在無分配盤的條件下,可以成功地運轉,因為有人提出了的一種橫梁結構,橫梁的筋條切線方向排列,這樣可以保證給礦沿破碎腔同邊均勻分布。根據這種情況可以認為,風物料沿破碎腔周邊均勻分布的情況來看,這里所研究的結構方案的具育競爭能力,當然,此中不能不考慮傳統的思路。

    在進行的結構方案評價時,可以看出控制破碎過程的可能性是更重要的因素,可盡量降低給礦礦塊進入破碎室的速度,以保證破碎過程的控制。此時,由于適當選擇了破碎室上部可動錐的行程而且考慮到入碎物料的物理力學性質,因而成功地避免了原始礦塊受到擠壓.而使破碎過程本身能夠有效進行。在變形一壓縮力圖(圖1)上,標有礦塊沿全截面破壞的變形在該圖統計處理基礎上得到的礦塊變形與破碎力之間的關系圖可以說明上述破碎過程。變形的工作過程相當于σ1<σ2<σnp。這些曲線圖對各種物料和礦石具有相同的定性特征。

    在給礦料流進入破碎室時,如果導向適當,礦塊進入破碎室的速度可以.如果給礦中,含有粒度超過排礦口閉合一側寬度,則這種情況更為可靠。在這種情況下,在破碎室之上,可形成破碎物料的不大的“帽”,它可阻止給料的礦塊不經預先變形而長驅直入破碎室深部,因而也是控制破碎過程的手段。

    的結構方案在某種程度上,可預先決定可動錐偏轉點的位置,可動錐工作行程按高度的分布以及可動錐和偏心部件的載荷取決于此。在可動錐上部支承式中.偏轉點的位置實際上是由結構方案預先決定的,因為按結構設想,此偏轉點不可能下降,而使之提高又會造成結構復雜化,增大和橫梁的外形尺寸。在有錐形軸和軸線的中,偏轉點位置在實際不改變可動錐和破碎機本身外形尺寸的條件下,可以改變。

    可動錐偏轉點的位置對質量的影響多種多樣。當偏轉點下降時,相對于通過此點的軸線(此軸線與可動錐軸線垂直)的可動錐慣性矩減少,因而可動錐的慣性力減小,而慣性力的作用線也降低,這樣即可簡化破碎機和偏心輪的平衡。此外,對于懸臂軸式破碎機來說, 偏轉點下降可使球形支承的半徑Rc減小,從而可提高破碎錐空轉的穩定性,因為球形支承的角βc較大,而且也因為可動錐各支承反作用力的矢量(球形支承Rc和偏心輪內孔R) 間的角度減小(圖2 )。

    圖2也示出懸臂軸和可動錐上支承結構的破碎錐各支承的反作用力的計算圖。 由圖可見,各支承的反作用力以及兩個破碎錐的軸的計算截面上的彎矩大體相等,因此兩種的判據大體是等值的。這種評價在某種程度上與一般公認的關于懸臂構造形式的軸中,各支承的負載與反作用力的概念相矛盾。

    此外,對懸臂軸的偏心部件、可動錐以及球形支承的結構形式的復雜性可給予注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這些部件的正確配合,破碎機的結構裝置要求:零件制造有一定的精度;可動錐軸和偏心輪錐形套筒軸之間有沿高度可變的徑向間隙;在破碎機杯內扭轉的偏心輪要有輔助平衡。在這種情況下,的計算方法在靜態上是不確定的,偏心部件的某些零件的耐用度不高。因為,按原俄羅斯標準FOCT 6937—81,在破碎難碎物料時,的規定使用期限是6年,而個別零件是0.541 年。在這方面,可動錐上部支承結構的具有不可比的優點。

    懸掛點的位置對工作過程的影響可根據破碎過程的規律性和碎錐的運動學來確定,這些因素可預先決定入碎物料的破壞參數和碎片在破碎室內運動的動力學。

    從形式上看,所研究的并不具備邏輯上必然的依據.隨著由破碎室上截面向下截面的轉移,可動錐工作行程在這些截面中加大,而破碎物料的粒度減小。

    由KMT - 3000模擬裝置所得的工作過程畫面表明,細碎過程可以這樣構成,即原始礦塊碎解后形成的碎片,在偏心輪轉動的時間內,來不及到達破碎室的截面,這些截面在開放一側的寬度等于其厚度。因此,可動錐的工作行程不再適合于碎片所受的變形。這樣一來,偏心輪速度、偏轉點位置、可動錐行程可以有不同的組合,這些組合可對破碎過程進行控制并保證根據處理物料的物理力學性質而確定的既定的破碎制度。從此觀點出發,所研究的的結構方案是等同的。

    破碎室中線向偏轉點逼近和處在可使它們重合的范圍內,會減少破碎空間的襯板磨損。 在偏轉點提高和實現些條件時,破碎室的斷面將會更加陡峭,而其通過可能性增大。因此,在懸臂軸結構的中,改變懸掛點的位置,可在破碎室的平衡性和通過能力方面造成不 同的結果。

    的重要特點是排礦口寬度調節簡便而且在不可碎物體通過破碎室時,零部件的負荷具有有效的緩沖系統將懸臂軸式和可動錐上部支承式的結掏方案進行 比較可見.在承受破碎力的相當大的負荷方面,方案有一定優點,而排礦口寬度調節簡便和在不可碎物體通過時,負荷可得到緩沖是方案的優點。必須注意的是,隨著可動錐陡度的加大,對負荷的緩沖能力減小。

    在俄國的實踐中,缺少使用可動錐上部支承式的破碎機進行中碎和細碎的經驗。工廠按傳統生產的中碎和是懸臂軸結構和彈簧緩沖結構。此外,其它國家的經驗使人們不得不重視現實情況。一些有名的外國公司(美國艾利斯查默斯公司、芬蘭洛科莫公司)向世界市場推出的中碎和細碎破碎機是可動錐上都支承結構的。

    圖3是FOCT6937—81標準的1200和芬蘭洛科莫公司的(可動錐直徑1080 mm;型號2011、1211、811和411;可動錐行程20、25和30mm)的性能比較圖。 由圖可見. 洛科莫公司的破碎機生產能力高于俄制破碎機。顯然.這是因為他們的破碎機破碎室斷面更為陡峭而且驅動電動機的額定功率較大(75 kW和132k W)。按照俄國國內經驗,可以利用可動錐上部支承“向上”破碎機偏心輪拆卸的傳統的結構方案,將洛科莫公司的破碎機進一步進行實質性簡化。

    本文為上海巍立路橋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文標簽: 圓錐破碎機結構